[发明专利]移动通信终端及移动通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9838.8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下村哲人;奥村幸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终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无线基站接收包含已知信号的该无线信号,并基于接收到的该无线信号的状态进行通信控制的移动通信终端及移动通信方法,所述已知信号用于估计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传输路径的影响、且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已知设定值。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已知的方法有,为了使移动通信终端根据移动通信终端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选择最佳的无线基站,利用从无线基站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的时序数据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
具体来说,移动通信终端基于由该时序数据确定的接收电场强度的斜率,选择有希望获得最佳接收电场强度的无线基站。
[专利文献1]专利第3481101公报(第3页,图4)
然而,利用码分多址(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移动通信终端测定表示相对于通过解扩处理而分离的多经的基准定时的时间差的路径定时和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平等。
在路径定时和接收电平的测定中,越增加导频符号(已知信号)数,就越抑制衰减的影响等,改善无线信号的S/N比,所述导频符号(已知信号)用于估计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传输路径的影响且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已知设定值。因此,提高路径定时和接收电平的测定精度。
另一方面,增加用于测定的导频符号数时,路径定时和接收电平的测定时间变长。因此,移动通信终端高速(例如,100km/h以上)移动时,由于多普勒频移,测定对象的导频符号的相位会偏移,路径定时和接收电平的测定精度下降。这样的测定精度的下降,在接收2GHz频带等高频带的无线信号并移动通信终端超高速(例如,200km/h以上)移动时,很容易发生。
另外,在为了避免这样的测定对象的导频符号的相位偏移的问题而缩短路径定时和接收电平的测定时间时,移动通信终端停止或者低速移动时的无线信号的S/N比恶化,路径定时的测定精度下降。
即,移动通信终端的高速移动时和低速移动时,存在难以确保路径定时和接收电平的测定精度的问题。
若路径定时的测定精度下降,则移动通信终端不能适当选择用于解调的多经。另外,若接收电平的测定精度下降,就不能选择适当的无线基站。因此,通信质量恶化(例如,SIR和BLER及吞吐量的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二律背反的状况而形成的,其目的为,提供一种与移动速度无关,通过确保路径定时和接收电平的测定精度,可以提高通信质量的移动通信终端及移动通信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100),其从无线基站接收包含已知信号(导频符号P)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S),并基于接收到的上述无线信号的状态进行预定的信号处理,所述已知信号用于估计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传输路径的影响、且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已知设定值,其中包括:
移动状态取得部(移动状态取得部120),其用于取得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移动状态(例如,移动速度v);
测定条件决定部(路径搜索部131),其基于由所述移动状态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移动状态,决定包含所述已知信号的数(导频符号数NS)或者所述无线信号的测定间隔(测定间隔Tm)的测定条件;以及
信号处理部(接收电平测定部135,解调部137),其基于由所述测定条件决定部决定的所述测定条件,进行利用所述无线信号的所述信号处理。
根据这样的移动通信终端,基于移动通信终端的移动状态,决定包含已知信号(具体为导频符号)的数量或者无线信号状态的测定间隔的测定条件。
因此,移动通信终端高速移动时,可以减少用于估计无线信号的传输路径的影响的导频符号的数量,或缩短无线信号状态的测定间隔(测定时间)。另外,移动通信终端低速移动时,可增加导频符号数量,或延长无线信号状态的测定间隔。
即,根据这样的移动通信终端,与移动速度无关,可确保路径定时和接收电平的测定精度,可提高通信质量。
本发明的第2特征为,涉及本发明的第1特征,所述信号处理部,测定表示相对于预定的基准定时(基准定时T)的多经(例如,多径MP1,MP2)的时间差的路径定时(路径定时TP),或测定与所述无线信号相关的所述接收电平,利用所述无线信号进行解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9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拆卸太阳能帽子
- 下一篇:高效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