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影装置和包括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9948.4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4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吉川隆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3G15/20 | 分类号: | G03G15/20;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景刚;王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影 装置 包括 成像 设备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专利申请要求于2006年11月1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JP2006-29818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用于使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成像设备和电子感光成像设备的定影装置,所述成像设备例如包括定影装置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包括上述功能的多功能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子感光成像设备包括用于形成色粉图像的成像单元和用于将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在构造成执行高速打印的成像设备中,限制向定影装置提供的电能以便控制成像设备所使用的总功率消耗在可允许的量之下。
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热源和施压部件。定影部件和施压部件将其上转印有色粉图像的片材片材夹持在它们之间以便用热量和压力将色粉图像定影在纸上。因此,对定影装置限制电能通常造成持续打印时定影部件温度的降低,这是因为穿过定影装置的片材片材从那里带走了热量。
为了防止定影电能的不足,有人提出了增加送纸的时间间隔,即减少每分钟的复制量。此外,还提出了用电存储设备来补偿上述电能不足。
尽管现有技术中包括定影带和加热辊的定影装置在备用状态过程中接收备用能源,但是还是通过设置在定影带端部的支撑部件散失热量,而定影带端部的温度低于其中心部分的温度。因此,当片材片材被输送到定影装置并且定影带从静止状态(备用状态)变成旋转状态时,加热辊端部产生的热量被设定为高于其中心部分产生的热量。但是,当片材片材穿过定影装置时,定影带中心部分通过与片材片材接触而损失热量,等等,因此端部的温度变得高于中心部分的温度(端部温度升高)。即使当使用定影辊的最大加热区域时,在温度稳定期间端部的温度还是高于中心部分的温度。应当注意的是,通常,定影装置的最大加热区域被设定为最常用的A4尺寸片材片材或信纸尺寸片材片材的长边。
在电磁感应加热定影装置现有技术的一个例子中,用包括线圈和芯部的感应加热元件为定影部件加热,该芯部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面对线圈的位置上。在这个例子中,作为当小尺寸的片材片材穿过定影装置时防止端部温度升高的方法,提出了用护罩将芯部的一部分与线圈阻隔。
发明内容
由于上述原因,在此公开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都描述了一种用于成像设备的定影装置,它能够增加用于定影的电能利用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构造成通过加热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线圈部分,构造成沿宽度方向延伸以面对所述定影部件;芯部,构造成面对所述线圈部分并且当电流通过所述线圈部分时,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热量以便加热所述定影部件;以及护罩,该护罩构造成部分地屏蔽所述芯部以便沿宽度方向改变所述芯部的加热面积。当连续送纸期间预定数量的片材片材通过所述定影装置时,所述芯部在宽度方向端部产生的热量被改变,其中所述片材片材的尺寸等于所述定影部件的最大加热面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图像载体,构造成在其上承载色粉图像;转印部件,构造成将所述色粉图像从图像载体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如上所述的定影装置。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将更容易获得对本发明更全面的评价及其许多随之而来的优点,同样,参考下文的详细说明也更加易于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作为成像设备的激光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
图3A和3B示出了定影辊;
图4是示出了定影带上沿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的曲线图;
图5示出了辅助电容器的控制块的一个结构;
图6是示出了加热辊上产生的热量沿宽度方向的差异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了在加热辊的不同部分上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图8是示出了当使用辅助电源库容单元时所产生的热量分布的曲线;
图9示出了一种在送纸开始在加热辊的端部更快速升温的方法;
图10示出了加热辊上的温度检测位置;
图11是示出了基于端部温度检测控制热量生成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送纸开始后温度随充电量变化的曲线;
图13示出了根据定影方法加热辊上温度变化的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附图中示出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清楚起见,采用了专用术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本专利说明书的公开仅限于所选择的专用术语,应当理解,每个特定的元件都包括所有以同样方式运行的技术等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9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接收装置及其信号功率预测方法
- 下一篇:受控压力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