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失效报警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0020.3 | 申请日: | 200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1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樱;熊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2 | 分类号: | G06F11/32;G01P3/4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失效 报警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失效报警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电脑主板上CPU风扇的失效报警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主板的研发技术与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如何充分利用主板的固有特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主板的控制优势,增加主板的附加价值,成为各主板厂商关注的焦点。用户为了充分利用主板的超频性能,提高主机的运行速度,要求中央处理器(CPU)以超过常规的更快的速度工作,这将导致CPU消耗更大的功耗,从而产生更大的热能,致使CPU的温度大大提高,导致CPU的工作寿命缩短。而CPU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同时也是整个系统中最昂贵以及最重要的零件,因此如何有效的保护CPU以及提高CPU的寿命至关重要。为了延长CPU的使用寿命,要求大大降低CPU的工作温度,保持CPU表面的温度为常温。业界现在广泛采用风扇为紧贴CPU表面的散热片降温,然而当风扇失效时,用户未察觉而继续运行计算机系统,会使CPU的温度提高,导致CPU的工作寿命缩短甚至烧坏CPU。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简易的风扇失效报警电路,在风扇停转时及时报警。
一种风扇失效报警电路,包括:一第一积分电路,所述第一积分电路包括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积分电路的输入端同一风扇的转速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积分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压信号;一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一第一晶体管、一第二晶体管及一二极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分别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和一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也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所述二极管的阴极,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一第二电源,所述二极管阳极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积分电路输出端相连并接收第一积分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集电极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当风扇正常工作时,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一信号,当风扇停转时,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二信号;一输入输出控制器,包括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相连,输入输出控制器在接收到开关电路输出的第二信号后输出报警信号;及一报警器,包括一输入端,所述报警器的输入端与输入输出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报警器在接收到输入输出控制器输出报警信号时报警。
所述风扇失效报警电路在风扇失效时令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给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再输出报警信号给所述报警器,从而驱动报警器报警,提醒用户及时检查和更换失效的风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风扇失效报警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发明风扇失效报警电路较佳实施例包括一连接第一风扇110的第一积分电路200、一连接第二风扇120的第二积分电路220、一第一隔离二极管D11、一第二隔离二极管D12、一开关电路260、一输入输出控制器U11及一报警器270。
所述第一积分电路200包括一电阻R11和一电容C11,所述电阻R11一端同所述第一风扇110的转速信号输出端相连,另一端同所述电容C11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1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积分电路220包括一电阻R12和一电容C12,所述电阻R12一端同所述第二风扇120的转速信号输出端相连,另一端同所述电容C12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2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1和电容C11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至所述第一隔离二极管D11的阴极,所述电阻R12和电容C12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至所述第二隔离二极管D12的阴极。所述开关电路260包括一第一晶体管Q11、一第二晶体管Q12及一二极管D13,所述第一晶体管Q11的集电极同所述第二晶体管Q12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晶体管Q11的集电极还经过一电阻R14连接到一12V电源,所述第二晶体管Q12的集电极经过一电阻R15连接到所述12V电源,所述第一晶体管Q11的基极连接到二极管D13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3的阳极同所述第一隔离二极管D11和第二隔离二极管D12的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3的阳极还经过一电阻R13连接到一5V电源,所述第二晶体管Q12的集电极还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U11的输入端。所述报警器包括一晶体管Q13和一蜂鸣器LS1,所述晶体管Q13的基极同所述输入输出控制器U1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晶体管Q13的基极还经过一电阻R17连接到一5V电源,所述晶体管Q1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13的集电极经过所述蜂鸣器LS1同一电阻R16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6另一端连接所述5V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00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内引线焊接设备的自动操作系统
- 下一篇:轮胎帘子线用聚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