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器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710200092.8 | 申请日: | 200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9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陆洪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1/04 | 分类号: | B65G5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动管道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传输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传输器,要么盖离开体,要么芯离开体,均易发生故障。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1、设内外两体,内芯体置物,外体为一整圆周空心桶体两端有开口,外体外表面与管道滑动配合;
2、将内芯体从一端插入外体,外体就能将内芯体锁于外体内;
3、打开时,先解锁,然后从外体内将内芯体推出外体;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在发送过程中不发生故障的传送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外体锁舌打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芯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锁安装在外体腔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结合实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例1,如图1、2所示,3为弹簧,安装在轴上,是一个盘式簧,用于为锁舌提供回位力,4为轴,如图6,安装在外体上,用于连接锁舌和外体,6为传输器的外体,外周连接有两个密封圈14、15,7为锁舌,为弹性锁舌或有形锁舌和弹簧组成,安装在外体端口处以内,锁舌在常态下伸向外体轴心,且是在外力作用下,锁舌可发生变形让开空间,让内芯体进入,并能在撤消外力作用后自动弹回到原位,将内芯体卡住;解锁时,用手用力推内芯体,通过内芯体施力于锁舌,使锁舌发生弹性变形让位,即可解锁。,与传送器外体的大的开口处铰轴连接,可以绕轴摆动,受弹簧的作用力,常态下与端口平面平行,因端口处有台将锁舌挡住,向下可摆动90度,如图5所示,其背面设有轴座20,与轴固定连接,14、15为密封圈,安装在外体上,用于支撑外体和起到密封管道和传送器外体之间的间隙,18为内芯体,为一长筒形,横截面小于外体左端口有所舌的开口,该内芯体能从此口插入,且横截面大于外体的右端口而不会从此口漏出,在侧面开有装取物品的口,两端装有挡板,用于承载物品,内芯体的高度小于外体的锁舌打开时、锁舌的最底端到外体底面的高度,17为外体左端口,开在外体的左端头,用于固定轴、安装锁舌,16为外体右端口,开在外体的右端头,用于从此口进取推动内芯体;图3为锁舌摆动打开时的状态图。
其工作过程是:当内芯体通过外体的左端口处向外体插入时,锁舌因受外力而摆动打开,当内芯体插入到底时,由于内芯体的高度小于锁舌打开时锁舌的最底端到外体底面的高度,所以锁舌会自动弹回,从而将内芯体锁于外体内,当需要取出内芯体时,将锁舌压下,将口让开,即解锁,用外力,从右端口推动内芯体,使内芯体从左端口排出。
所述的内芯体,用于置物和插入外体时与外体互锁,且物品不会从两端滑出;可为一中段开口的一桶形容器;也可以是符合上述条件的网状结构,所述的外体,为外圆周整体的两端开口的桶形结构,外体用于外周装有密封圈与管道滑动配合或外体外周有突出部位直接与管道滑动配合,外体内腔安装有锁,外体内腔用于放置且放置到位后在锁作用下内、外体与内芯体互锁为一体;所述的锁,安装在外体端口处,用于当内芯体插入外体时,锁舌在外力的作用下摆动打开,当插入到位时,内芯体不再施力于锁舌,锁舌自动弹回从而卡住内芯体,将内芯体锁在外体内;所述的锁,也可以是安装在外体腔内,锁舌在常态下伸向外体轴心,且是在外力作用下,锁舌可发生变形让开空间,让内芯体进入,并能在撤消外力作用后自动弹回到原位,将内芯体卡住;解锁时,用手用力推内芯体,通过内芯体施力于锁舌,使锁舌发生弹性变形让位,即可解锁;这时内芯体在中段应设有卡槽为好。
所述的锁舌在常态下平置在外体开口平面,且是在外力作用下只向内摆动的并能在撤消外力作用后自动弹回的锁舌;解锁时,用手将锁舌压开;
所述的内芯体也可以是至少有一端面挡板为一活动门可置物,中段不设开口;
实例2,如图8所示:35为内芯体,中段有凹槽,34为锁舌,为弹性锁舌或有锁舌和弹簧组成,安装在外体腔内,锁舌在常态下伸向外体轴心,且是在外力作用下,锁舌可发生变形让开空间如图8所示,,让内芯体进入,并能在撤消外力作用后自动弹回到原位,将内芯体卡住;解锁时,用手用力推内芯体,通过内芯体施力于锁舌,使锁舌发生弹性变形让位,即可解锁;其它同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0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硬件计时器的延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现浇砼空心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