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脑提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0157.9 | 申请日: | 200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1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斯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16;E05B65/00;E05B3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提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脑提手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由于其便携性而获得广泛应用,通常使用者用电脑包长距离携带笔记本电脑,而较短距离时用电脑包携带则显得较为不便。因此,业界便出现了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提手或背带的构想。但现有技术中的提手或背带仅仅实现方便携带笔记本电脑的功能,并不能对其进行防盗,即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携带且可防盗的电脑提手装置。
一种电脑提手装置,包括一提手及将该提手转动组设于一电脑基座两侧壁的一对固定组件,该提手包括一横梁和设置于该横梁两端的一对折片,该提手的一折片的一端开设一锁孔,该电脑提手装置还包括一密码锁,该密码锁装设于该基座对应于设有该锁孔的折片的一侧壁上,该密码锁包括一活动卡榫,当该提手旋转至其横梁位于该电脑上盖的上方时,该卡榫伸入该提手的锁孔内而锁固该提手。
相较现有技术,该电脑提手装置的提手可依需要调整旋转角度,该密码锁的卡榫可选择性得伸入该提手的端部的不同位置的锁孔内而锁固该提手,当该提手旋转并锁固至该电脑的上盖的上方时,该电脑的上盖被该横梁阻挡而无法打开,即可有效避免电脑资料或重要画面不被窃取,因此实现该电脑防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脑提手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与一电脑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电脑提手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组合图。
图4及图5是本发明电脑提手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发明电脑提手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活动组设于一电脑20的提手10、一对固定组件及一密码锁60。
该提手10包括一横梁11和自横梁11两端弯折形成的一对折片12,每一折片12邻近其端部开设一第一孔121。该折片12的第一孔121的内侧开设有三个盲孔123,每一盲孔123内设有一弹性元件125及一与该弹性元件125抵接并伸入该第一孔121的短轴126。本实施方式中,该弹性元件125为一弹簧。该提手10的其中一折片12的端部的外周面环绕其第一孔121向内开设三个方形的锁孔127(如图4及图5所示)。
该电脑2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一基座21及一与该基座21活动连接的上盖(图未标号),该基座21的两侧壁分别开设一第二孔23。
每一固定组件包括一对轴套30、一螺柱40及一端盖50。该对轴套30呈环状,其外径分别大于该折片12的第一孔121的孔径及该基座21的第二孔23的孔径,其中一轴套30的内外表面皆设有螺纹,另一轴套30仅内表面设有螺纹,该对轴套30可套设于该螺柱40上;该端盖50呈圆柱状,其一端设有一孔52,该孔52的内侧设有螺纹,该端盖50套设于该外表面设有螺纹的轴套30上。
该密码锁60置于该电脑20的基座21的一侧壁的第二孔23的一侧,其包括一密码设置部62、一置于该密码设置部62一侧并可滑动的操作部64及一设置于该密码锁60内部的且与该操作部64相连的方形的卡榫66,该卡榫66可伸入该提手10的折片12的锁孔127内。
请一并参照图3及图4,本发明电脑提手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是在主板等电子元件尚未放入该电脑20前完成组装的。将该提手10置于该电脑20的基座21旁,使该提手10的两折片12分别贴靠于该基座21的两侧壁,且使每一折片12上的第一孔121对准该基座21的相应侧壁的第二孔23。将每一螺柱40依次穿过对应折片12的第一孔121及对应的第二孔23,将仅内表面设有螺纹的轴套30套设于该螺柱40的一端,并贴靠于该折片12的外侧面,将内外表面皆设有螺纹的另一轴套30从该基座21的内侧(即该电脑20的内部)套设于该螺柱40的另一端,同时将该端盖50从该基座21的内侧包覆套设于该外表面设有螺纹的轴套30,使该螺柱40伸入该基座21的内侧的一端收容于该端盖50中,该端盖50可使该固定组件不会干涉到该电脑20内部的其他电子元件,即将该提手10固定于该电脑20的基座21上。此时,每一折片12的第一孔121内侧的三个短轴126分别受到对应的弹簧125的作用而抵接该螺柱40。
请参照图5,由于每一折片12内的弹簧125分别对相应的短轴126施力,使这些短轴126的外端抵接对应的螺柱40,进而使该提手10可依需要调整旋转角度并可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01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罗茨真空泵性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作用于往复泵的换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