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0863.3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0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翁世芳;陈中元;黄群;付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及其 显示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尤其涉及一种可扩展显示屏的手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科技的进步和移动电话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
随着手机上网功能的完善及网速的提高,手机的显示屏尺寸小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大尺寸显示屏已经成为手机的一种发展趋势。应趋势之发展,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较大尺寸显示屏的手机。然而由于这些手机的显示屏尺寸受手机尺寸的制约,其显示屏尺寸仍然局限于手机尺寸范围之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扩展显示屏的手机。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扩展显示屏手机的显示控制方法。
一种手机,包括主显示屏、至少一扩展屏、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屏上的磁体、设置于所述扩展屏上磁性传感器、检测模块、显示驱动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扩展屏可处于扩展状态;所述磁性传感器用于感测磁场强度;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磁性传感器相连,用于检测磁性传感器感测的磁场强度并根据磁场强度判断所述扩展屏是否处于扩展状态,若所述扩展屏处于扩展状态,则输出处于扩展状态的扩展屏的识别码;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显示驱动模块相连,其接收所述检测模块输出的扩展屏识别码,并根据接收到的识别码控制显示驱动模块驱动主显示屏及处于扩展状态的扩展屏。
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手机的扩展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感测磁场强度;
根据磁场强度判断扩展屏是否处于扩展状态;
若扩展屏处于扩展状态,则输出处于扩展状态的扩展屏的识别码;
根据识别码驱动主显示屏及处于扩展状态的扩展屏。
上述可扩展显示屏手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所述检测模块根据磁所述磁性传感器感测到的磁场强度检测出处于扩展状态的扩展屏,并将检测出的处于扩展状态扩展屏的识别码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模块输出的识别码控制所述显示驱动模块驱动所述主显示屏及处于扩展状态的扩展屏。所述主显示屏及处于扩展状态的扩展屏一起工作,从而扩展了所述手机的显示屏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的手机实体示意图。
图2为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的手机的另一视角实体示意图。
图3为显示屏处于扩展状态的手机实体示意图。
图4为显示屏处于扩展状态的手机的另一视角实体示意图。
图5为可扩展显示屏手机的系统结构图。
图6为可扩展显示屏手机的显示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扩展显示屏手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该种手机的显示屏包括主显示屏和至少一个扩展屏。扩展屏可以处于折叠状态和扩展状态,并可在上述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当扩展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扩展屏放置于主显示屏后面与主显示屏层叠放置。当扩展屏处于扩展状态时,扩展屏相对主显示屏完全展开,扩展屏与主显示屏位于同一平面且拼接为一个大的显示屏。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手机10的显示屏100包括主显示屏110及扩展屏120。扩展屏120处于折叠状态,扩展屏120放置于主显示屏110后面与主显示屏110层叠放置,仅主显示屏110工作,扩展屏120不工作。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扩展屏120处于扩展状态,扩展屏120相对主显示屏110完全展开,扩展屏120与主显示屏110位于同一平面且拼接为一个大显示屏。扩展屏120和主显示屏110一起工作。
主显示屏110上设置有磁体600。扩展屏120上设置有与磁体600对应设置的磁性传感器500。磁性传感器500用于感测磁场强度,其感测到的磁场强度与磁体600和磁性传感器500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当扩展屏120处于折叠状态时,扩展屏120上的磁性传感器500与主显示屏110上的磁体600相接触,磁性传感器500与磁体600的距离最小,磁性传感器500感测到的磁场强度最大。当扩展屏120处于扩展状态时,扩展屏120上的磁性传感器500与主显示屏110上的磁体600的距离最大,磁性传感器500感测到的磁场强度最小。
如图5所示,手机10还包括检测模块200、显示驱动模块300及控制模块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0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