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铣刀研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1012.0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02 | 分类号: | B24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铣刀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铣刀研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对铣刀进行再生研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切削刀具是重要的加工工具之一。一般而言,这些刀具大都由优良的硬质合金、金属陶瓷等材料制成,制作成本较高,而在切削加工中,刀具刀刃必会产生磨损现象,严重时甚至发生崩角、折断等严重事件,致使刀具不可继续使用,这时,刀具都会经过重新研磨以便获得重复使用,以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当前,铣刀在机械加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因此,将磨损、崩角的铣刀进行重新研磨对有效降低机械加工业者的加工成本相当重要。
图1中所示的是铣削加工中经常使用的一把两刃铣刀50,所述铣刀50的刀头端部设置两容屑槽52、54、两刀刃56、58及两后刀面60、62。当所述铣刀50的两刀刃56、58磨损、刀头端部发生崩角时,一般会将磨损、崩角的铣刀50送到专业刀具研磨厂,由其专业技术人员借助专用研磨设备进行修正研磨,这样可保证所述铣刀50的几何形状及各项参数的准确性,以获得良好的加工质量及较高的铣削效率。但是,将所述铣刀50送至专业研磨厂会给机械加工业者造成不便,且高昂的研磨费用也使小型的机械加工业者难以承受。
尽管有大型的机械加工业者会自己购置专用研磨设备,并配备专业研磨人员,以事刀具研磨工作。但对于小型的机械加工业者来说,研磨设备的高额投资及人力成本,同样让其望而却步。当然,在紧急情况时,小型的机械加工业者也会由一般机加工人员借助现有的普通磨床或磨刀石等以人工方式一一修正研磨铣刀的各项参数,这样研磨出来的铣刀尽管加工成本低廉,但容易因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人为疏失,导致铣刀的各项参数得不到较好的保证,进而影响后续的铣削加工。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为铣刀研磨作业带来便利的铣刀研磨装置。
一种铣刀研磨装置,包括一平台部及一设于所述平台部用于安装铣刀的固定部,所述平台部于其表面设置一第一组斜平面,所述第一组斜平面包括倾斜形成的一第一平面、一第二平面及一第三平面,将所述平台部的表面的一水平面作为xoy坐标平面、垂直于xoy坐标平面的一直线作为z坐标轴建立一关于x、y、z坐标轴的三维直角坐标系,所述第一组斜平面的第一平面的法线在zox坐标平面及yoz坐标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与z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为α1、α2,所述第一组斜平面的第二平面的法线在zox坐标平面及yoz坐标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与z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为β1、β2,所述第一组斜平面的第三平面的法线在zox坐标平面及yoz坐标平面之一上的投影与z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为γ,其中α1=25°~45°,α2=3°~8°,β1=2°~5°,β2=3°~8°,γ=1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当将磨损、崩角的铣刀装夹于所述铣刀研磨装置并分别以这三个平面作为支撑面放置在磨床上研磨铣刀时,可大大降低研磨人员以手工方式研磨铣刀时的劳动强度,为铣刀研磨作业带来了便利,而且由于减少了人为因素对铣刀研磨作业的不良影响,可保证所研磨出来的铣刀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两刃铣刀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铣刀研磨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另一立体图。
图4是图3的一侧视图。
图5是图3的另一侧视图。
图6是图2中的两第一平面向y坐标轴方向的倾斜方向分别在yox坐标平面上的投影所构成的第一时针方向和两第二平面向x坐标轴方向的倾斜方向分别在yox坐标平面上的投影所构成的第二时针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将图1中所示的磨损、崩角的铣刀在切掉其磨损、崩角的刀头端部后固设于本发明铣刀研磨装置上以将其刀头端面研磨平整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铣刀研磨装置用于研磨图1中所示的铣刀的容屑槽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铣刀研磨装置用于研磨图1中所示的铣刀的刀刃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铣刀研磨装置用于研磨图1中所示的铣刀的后刀面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5,本发明铣刀研磨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呈长方形的平台部10、凸设于所述平台部10的底面中央的固定部30及分别凸设于所述平台部10的底面四角处的四个支撑脚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和制作方法
- 下一篇:带钢酸洗废液再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