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系统及其构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1075.6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余辉;王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系统 及其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及其构造方法,尤指一种电脑机箱内的散热系统及其构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脑机箱内装有很多部件,如电源、光驱、硬盘及主板等,在使用过程中,各个部件都会产生热量而使整个机箱内的温度升高,当机箱内的温度过高时,各个部件可能就无法正常工作,所以为了保障这些部件能正常工作,部件的散热就显得很重要。
通常采用的散热方法是在部件上加装散热片,再在散热片的基础上加装风扇模组使它们进一步降低热源的温度,最后通过机箱开孔和风散的导流,把热流排放到机箱外。在这种设计中,各个部件同属一机箱内的空间且各个部件产生的热量不一样,如此一来,部件之间势必会相互干扰,不利于部件的散热,部件上的风扇配置不当也不利于其散热。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分隔区域进行散热、成本较低的散热系统及其构造方法。
一种散热系统,应用于装有若干个发热元件的电脑机壳内,该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分别容置发热元件的散热区域,每一散热区域均设有用于将其内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空气流通排出的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系统的构造方法,用于构造一电脑机壳内的散热区域,该散热系统的构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机壳内发热元件的位置分布划分至少两个散热区域;每个散热区域根据其内部发热元件总功率的大小设置至少一散热装置;利用该散热装置使其对应散热区域内的热量通过空气流动排出。
相对于现有技术,该散热系统及其构造方法包括三个散热区域,各个区域内的发热元件互不干扰,提高各个区域内发热元件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散热系统及其构造方法的平面示意简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散热系统及其构造方法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散热系统及其构造方法的部分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的散热系统及其构造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及个人电脑机箱内。该散热系统的构造方法是先根据电脑机箱内的发热元件的分布,将电脑机箱分成若干个散热区域,再根据各个区域内的发热元件总功率的大小配置相应的用于散发对应散热区域内热量的散热装置以增强电脑机箱内发热元件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2和图3,一机壳1包括一顶盖板、一底板11及与该底板11两侧相垂直的一前盖板13和一后盖板15。该机壳1内主要发热元件包括一电源12、一光驱14、一硬盘16及一主板2。该主板2的一端装设有两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及靠近所述CPU的内存条25,每一CPU上都设有一散热片23,该主板2的另一端包括多个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扩展插槽27。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散热系统根据发热元件的分布将该机壳1用两平行的隔离体271分隔成三个散热区域10、20及30,该散热区域20置于该散热区域10与该散热区域30之间,每一散热区域均包括分别设在该机壳的前盖板13上的一进风口和该后盖板15上的一出风口。该三个散热区域10、20和30内的散热装置分别为不同功率的风扇模组121、131和133。
该散热区域10内的发热元件包括装设在该机壳1内的电源12、光驱14及硬盘16,该风扇模组121装设在靠近该电源12的一端的后盖板15上,该散热区域10内发热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该风扇模组121形成空气流动从其对应的出风口排出。
该散热区域20内的发热元件包括插接在该主板2的PCI扩展插槽27中的扩展卡,该风扇模组131装设在该机壳1对应所述PCI扩展插槽27的前盖板13上,该风扇模组131上设有一固定架132,该散热区域20内发热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该风扇模组131形成空气流动从其对应的出风口排出。
该散热区域30内的发热元件包括装设在该主板2上的两CPU和内存条25,两风扇模组133装设在该机壳1对应CPU的前盖板13上,该机壳1的后盖板15上还装设有置于该散热区域30内的两风扇模组153,该散热区域30内发热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该前盖板13上的风扇模组133与该后盖板15上的风扇模组153形成空气流动从其对应的出风口排出。
请继续参阅图3,组装该散热区域10、20和30时,先把该风扇模组131、133固定在该机壳1的前盖板13上,把该固定架132固定在该风扇模组131上,把一隔离体271的一端固定在该机壳1的后盖板15上,另一端固定在该风扇模组131的固定架132的一侧上与机壳1形成封闭的散热区域10,再把另一隔离体271的一端也固定在该机壳1的后盖板15上,另一端固定在该风扇模组131的固定架132的相对另一侧上与机壳1形成封闭的散热区域30,两隔离体271之间形成该封闭的散热区域20,最后把机壳1的顶盖板装上,该机壳1分为三个散热区域10、20和30后,各个区域内发热元件互不干扰且各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很快地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辐射测量分析系统
- 下一篇:舰船电磁环境特性分析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