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回水分流利用方法及其回水分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1170.6 | 申请日: | 200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1F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法赤泥 堆场 回水 分流 利用 方法 及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回水分流利用方法及其回水分流结构,属于赤泥干法处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中产生的废渣,除少量可以综合利用外,各氧化铝厂均需修建专门的赤泥堆场来堆放赤泥。赤泥的处置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方式。一般认为,进入堆场的赤泥浆含水率在47%以上为湿法,小于47%为干法。干法赤泥附碱一般3~5g/L,湿法更高一些。所以堆场赤泥附液的PH值通常在12以上,远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98-1996)中PH值6~9的限值,故不能直接外排。
干法堆存技术通常采用高压隔膜泵将牙膏状的赤泥浆用管道输送到堆场后,再进行晾晒干燥、排水固结。有些氧化铝厂将赤泥过滤后直接用汽车将含水率约25%的滤饼运送到堆场堆存,也属于干法堆存的一种方式。
干法赤泥堆场具有较大的晾晒面积,表面基本不积水。进入堆场的赤泥浆经过沉降分离作用后,3~5日内其含水率可从47%降低到35%左右,然后进入晾晒干燥周期。此后赤泥中的水分主要通过蒸发作用进入大气,约有26%的水分则永久留存在赤泥孔隙中。沉降分离出的含碱赤泥附液,主要沿赤泥层表面流到中心排水竖井,经竖井周围的反滤层过滤后,通过竖井沿库底堆场回水管进入库外回水池。由于赤泥干燥后渗透系数只有1×10-6cm/s左右,降落到堆场表面的雨水,大部分沿赤泥层表面流到中心排水竖井,再流到库外回水池。在流动过程中雨水与赤泥层表面进行接触洗涤因而呈现碱性,但其PH值随降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赤泥附液与雨水通过同一套回水系统排到库外回水池,回水中除碱含量超过排放标准外,不含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干法赤泥堆场的回水,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水量不均匀;平时不下雨时,进入回水池的回水水量很少,而降雨时,库区表面接纳的雨水多,进入回水池的回水水量很大。其二,水质不均匀;平时不下雨时,以赤泥附液为主要成分的回水PH值高达12~13,为不能外排的含碱废水,只能回到厂区重复用于赤泥的输送。而降雨时,在雨水的洗涤作用下,回水的PH值将逐渐降低,随着降雨历时或降雨量的增加,以雨水为主要成分的回水PH值可能降低到9以下,从而达到排放标准。其三,由于是干法处置赤泥,输送赤泥所需要的水量较小,稳定生产时所需输送用水为一定值,客观上要求从堆场用泵返回厂区的回水量为一定值,无法处理与使用更多回水。
为解决堆场回水量随气候波动,干法赤泥堆场一般在库外修建较大容积的回水池,用来储存和调节来水量不均匀的赤泥回水。但采用大容积的回水池后存在以下缺点:1、回水池容积不易确定,容积过大将增加投资,容积过小,又存在暴雨时回水满池,导致含碱水外溢污染环境的可能性。2、即使修建一个容积很大的池子来储存回水,由于氧化铝厂可以使用含碱废水的环节有限,大量回水很难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回水分流利用方法及其回水分流结构;本发明通过将现有的堆场回水池分为两格,分别储放PH大于9和PH小于等于9的回水,这样可以避免堆场回水水质随降雨量历时变化的波动问题,又可解决回水不能外排的问题,这样可使堆场回水池的容积不致于太大,又能更好的保护环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回水分流利用方法,包括赤泥堆场和堆场回水池,在赤泥堆场和堆场回水池之间连接有堆场回水管,该方法是将堆场回水池设置为两个独立的PH值大于9的碱水回水池和PH值小于或等于9的微碱水回水池,在PH值小于或等于9的微碱水回水池上设置溢流管;并在通往堆场回水池的堆场回水管上设置一个PH值监测仪及控制系统,通过PH值监测仪及控制系统使堆场回水管内的排水根据PH值的大小排入到相应的碱水回水池或微碱水回水池中,存储在碱水回水池和微碱水回水池内的排水则通过设置在碱水回水池和微碱水回水池上的回水装置返回厂区继续利用。
在堆场回水管上还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将堆场回水管分为2根回水支管,2根回水支管分别与碱水回水池或微碱水回水池连接,并且在2根回水支管上分别连接有通过PH值监测仪及控制系统控制的电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1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定向排列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万安祛痛保健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