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锚具夹片通孔型毛坯冷挤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2638.3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白萍林;黄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阚柳凤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C23/03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5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具夹片通 孔型 毛坯 挤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在预应力锚具体系中使用的锚具夹片通孔型毛坯冷挤压工艺。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具夹片是预应力锚具体系中数量最多的一个零件,同时也是各预应力锚具生产厂家生产量最大的一个零件,到目前为止,各预应力生产厂家生产夹片所采用的毛坯,一为圆钢带锯下料的圆棒料毛坯,采用该毛坯生产夹片,其机加工量大,材料利用率低,夹片成本较高;二为外形与成品夹片相似的夹片实心毛坯,与前者相比,采用该毛坯生产夹片,其机加工量有所减少,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夹片成本有所降低,但由于夹片实心型毛坯只是在外形上与成品夹片相似,其内孔还需进行钻削等多道机加工,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夹片生产材料利用率,减少机加工量,大幅度降低成品夹片生产成本,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夹片生产材料利用率,减少机加工量,大幅度降低成品夹片生产成本,有必要研制出外形和内孔都与成品夹片相似的夹片通孔型毛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冷挤压的工艺制备出与成品夹片最为相似的锚具夹片通孔型毛坯冷挤压工艺。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选取圆棒料备料后:
(1)、下料,视需要将圆钢截断成所需长度;
(2)、预成型,用冲床冷挤压棒料毛坯预成型,如附图1所示;
(3)、挤压成型,用冲床对预成型后的毛坯进行冷挤压成型,如附图2所示;
(4)、冲裁成型,用冲床对挤压成型毛坯进行冲裁,镦压成型,如附图3所示。
采用上述步骤,就可制备出与成品夹片最为相似的锚具夹片通孔型毛坯。
在上述步骤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相关处理步骤,以取得最佳质量的锚具夹片通孔型毛坯。
本发明的优点是:
材料利用率和节省率高。
就15张拉端锚具夹片而言,采用圆钢带锯下料、机加工成形工艺生产夹片,其材料利用率为32.3%左右,采用夹片实心型毛坯的工艺生产夹片,其材料利用率为52.2%左右,而采用本发明的工艺生产夹片,其材料利用率为64.2%左右,其材料利用率相对前两种分别提高了31.9%和12%左右。
就15张拉端锚具夹片而言,采用圆钢带锯下料、机加工成形生产夹片,其毛坯重量为238.6克/件,采用夹片实心型毛坯的工艺生产夹片,其毛坯重量为148克/件,而采用本发明的工艺生产夹片,其毛坯重量为120克/件,与前两种相比,可分别节省材料118.6克/件和27克/件。
大幅度减少了机加工量。
就15张拉端锚具夹片而言,采用本发明进行机加工成型,至少减少了如下机加工量:(1)内孔无需钻削加工;(2)内孔无需粗铰削加工;(3)内孔无需精铰削加工;(4)内孔大端无需倒角加工;(5)大端面无需车削加工;(6)外圆锥车削加工量大幅减少。
增加了夹片的致密性。
由于夹片材料经过反复地冷挤压,其晶粒会变得更细致、均匀和密实,夹片的机械强度会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在冷挤压工艺中锚具夹片通孔型毛坯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1是本发明在冷挤压工艺中预成型后的毛坯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在冷挤压工艺中挤压成型后的毛坯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在冷挤压工艺中冲裁成型后的毛坯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在冷挤压工艺中挤光成形后的毛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工艺为:
选取圆棒料备料后:
(1)、下料,视需要将圆钢截断成所需长度;
(2)、预成型,用冲床冷挤压棒料毛坯预成型;
(3)、挤压成型,用冲床对预成型后的毛坯进行冷挤压成型;
(4)、冲裁成型,用冲床对挤压成型毛坯进行冲裁,镦压成型。
本实施例在上述基本步骤上增加了:
在下料与预成型步骤之间进行磷化皂化处理或有机高分子润滑剂处理。
在磷化皂化处理或有机高分子润滑剂处理前进行喷砂处理或酸洗水洗处理。
在预成型与挤压成型步骤之间进行正火处理,在加热炉内加热至830℃~980℃保温不少于2小时,然后出炉空冷。
在正火处理后进行喷砂处理或酸洗水洗处理,喷砂处理或酸洗水洗处理后再进行挤压成型。
在喷砂处理或酸洗水洗处理与挤压成型步骤之间进行磷化皂化处理或有机高分子润滑剂处理。
在冲裁成型后进行喷砂处理或酸洗水洗处理。
喷砂处理或酸洗水洗处理后进行磷化皂化处理或有机高分子润滑剂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阚柳凤,未经阚柳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2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狗肉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有氟虫腈的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