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搅拌锅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2688.1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4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7/02 | 分类号: | B01F7/02;B01F15/06;B28C5/2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碳素车间将焦粉和沥青两种物料混合搅拌的搅拌锅。
背景技术
带加热管搅拌锅用于阴极糊料的搅拌。要想把焦粉和沥青混合为一体,必须通过锅体加热方式才可进行搅拌。以往的搅拌锅存在的问题是:1、搅拌锅加热管是圆管状的加热管,圆管与锅体壁的接触是线接触,加热效果不好、不均匀、效率低。2、保温层材料耐高温性能较差,保温效果不好,散热快,还需经常更换。3、费时费力,影响搅拌与混合。另外锅盖不带配重锤,每次出料时,用人工冒着高温打开锅盖,劳动强度很大,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拌锅,该搅拌锅能够对锅体进行均匀加热,进而对焦粉和沥青进行加热,实现两种物料很好地搅拌与均匀混合,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锅体,锅盖,搅拌轴,搅拌器,搅拌轴上有搅拌器,搅拌轴穿过锅体由左支座、右支座支撑,在搅拌轴的一端连接链轮,链轮通过链条与小链轮连接,小链轮与减速电机连接;在锅体的外周围布置电加热管,在电加热管外面设有保温层,在锅体上还有电液推杆。
在锅体上有端盖,端盖与搅拌轴连接。
在端盖与搅拌轴的连接处有油浸石棉盘根和填料压盖。
搅拌轴通过平键与链轮连接。
左支座、右支座下面有底座。
电液推杆通过推杆支座与底座连接。
在左支座、右支座上有轴承座和透盖,在轴承座和透盖内有轴承。
在锅盖上有配重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使锅体在搅拌过程中始终保持所要求的温度,物料搅拌搅拌混合均匀,满足粘度的最佳效果;通过在锅盖的一端通过绞连接加一个配重锤,起到压开锅盖的作用,能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不会因为锅盖的温度高而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K向视图,锅盖2打开、锅体1处于出料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加热管布置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朅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搅拌锅结构如附图1,图2,图3,图4所示,由锅体1,锅盖2,搅拌轴3,搅拌器4,端盖5,轴承座6,滚动轴承7,透盖8,大链轮9,平键10,油浸石棉盘根11,填料压盖12,传动链条13,右支座14,小链轮15,底座16,减速电机17,电液推杆18,推杆支座19,左支座20,保温层21,出料斗22,电加热管23和配重锤24所组成。在搅拌轴3上有搅拌器4,搅拌轴3穿过锅体1由左支座20、右支座14支撑,在搅拌轴3的一端连接链轮9,链轮9通过链条13与小链轮15连接,小链轮15与减速电机17连接;在锅体1的外周围布置电加热管23,在电加热管23外面设有保温层21,在锅体1上还有电液推杆18。
在锅体1上有端盖5,端盖5与搅拌轴3连接。
在端盖5与搅拌轴3的连接处有油浸石棉盘根11和填料压盖12,起到密封作用。
搅拌轴3通过平键10与链轮9连接。
左支座20、右支座14下面有底座16。
电液推杆18通过推杆支座19与底座16连接。
在左支座20、右支座14上有轴承座6和透盖8,在轴承座6和透盖8内有轴承7。
在锅盖上有配重锤。
工作时,减速电机带动小链轮和大链轮按所要求的转速和速比带动搅拌器进行转动起搅拌作用。物料搅拌好后,需要倒出来用于下一道工序成型。此时利用电液推杆18的伸缩作用,使锅体1傾斜一定的角度,通过出料斗22把物料倒出。另外为了在锅体傾斜时锅盖2是处于开启状态,所以在锅盖的另一端通过绞连接加一个配重锤24,起到压开锅盖的作用。因为此时锅盖温度很高,自动压开,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2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