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塔吊桥面运行施工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202732.9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阮有力;黄盛;刘智;樊永波;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桥梁工程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550001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塔吊 桥面 运行 施工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在桥面运行移动塔吊的移动塔吊桥面运行施工方法及装置,属于公路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梁桥已经具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人们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认识已经日渐成熟,结构体系也已经比较完善,因此桥梁的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例上有所下降,而施工费用和劳动力的工资所占的比例在上升,所以,施工费用对工程造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桥长超过200m的多跨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对于施工机械材料的运送,通常是在整个施工段安装多台塔吊进行连续吊运,或者在桥梁的一端安装一台塔吊,然后通过车辆在已经修筑好的桥面上对机料进行二次转运,运送到桥梁施工部位。现有情况表明,不论是安装多台塔吊或者是安装一台塔吊再对施工机料进行二次转运都是不经济的。特别对于修建在山区、深谷和浅水地区材料转运困难的桥梁;对于平原地区的超长桥梁;或者是对于高墩桥梁等情况,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桥面上运行移动塔吊的移动塔吊桥面运行施工方法及装置,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减少对机械设备、劳动力的需求量,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施工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桥梁施工时,利用移动塔吊在已修筑好的桥面上移动,然后将移动塔吊移动到桥梁修筑部位后,固定在桥面上,就近对施工机料进行吊运。
上述的移动塔吊桥面运行施工方法,在移动塔吊移动过程中,对于桥面的超高变化,在移动塔吊的行走轨道下方设置枕木和垫板,调节枕木的高度,使两根行走轨道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上述的移动塔吊桥面运行施工方法,在移动塔吊移动过程中,对于桥面的纵坡,在移动塔吊的塔身和行走平台之间设置圆弧形垫块,将塔身垫平,保证移动塔吊塔身的垂直度。
上述的移动塔吊桥面运行施工方法,移动塔吊固定到桥面时,其行走平台通过四周的精扎螺纹钢筋,临时固定在桥面上;在移动塔吊顶端设置4根钢绳,将其与桥面上的预埋钢筋相连。
本发明的移动塔吊桥面运行施工装置,它包括移动塔吊,移动塔吊包括塔身1和行走平台2,移动塔吊设置在已修筑好的桥面3上,在桥面3上设有行走轨道4,在行走轨道4与桥面3之间设有垫板5和枕木6。
上述的移动塔吊桥面运行施工装置,两根行走轨道4之间设有用于固定的钢筋7。
上述的移动塔吊桥面运行施工装置,在塔身1和行走平台2之间设有用于保持塔身1垂直的圆弧形垫块8。
上述的移动塔吊桥面运行施工装置,在行走平台2四周设有精扎螺纹钢筋9,精扎螺纹钢筋9固定在桥面3上;在塔身1顶端设置4根钢绳10,钢绳10与桥面3上的预埋钢筋11相连。
移动塔吊通常是在码头、大型仓库等平整地面上使用,将移动塔吊运用在桥梁施工移动塔吊的自身配重大,行走要求是地面平整度好,而且地面坡度一般不能超过2‰。钢筋混凝土梁桥在施工过程中,其桥面的纵坡和横坡均会达到-3%~3%左右,而且刚修筑的桥面不平整,桥面超高由3%~-3%逐渐变化,申请人在施工中通过对移动塔吊行走平台、轨道及行走方式的改进和优化,使移动塔吊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能够始终满足塔吊标准垂直度不超过2‰。由于普通桥面板承受的荷载小,集中荷载通常不超过30~50t,而移动塔吊加上配重,重达80~100t,桥面板的荷载远低于移动塔吊的总重量,因此申请人在移动塔吊固定时,不能将移动塔吊的所有中心压重块全部进行安装,故需通过约束对塔吊的自重进行补偿。具体做法为:将移动塔吊的行走平台通过四周的精扎螺纹钢筋,临时固定在桥面上;在塔吊顶端标准节中段通过4根钢绳,将其与桥面栏杆预埋钢筋相连,以减轻移动塔吊的配重。经申请人试验,通过临时固定后,移动塔吊可以正常进行吊运工作。因此本发明解决了桥梁施工中桥面纵坡、平曲线、纵曲线及超高变化等客观问题的影响,实现了移动塔吊在桥面上顺利行走和吊重,创全国首例。
申请人通过桥梁施工试验,对使用移动塔吊之前的劳动组织情况与使用后的情况分别列表比较如下:
引入移动塔吊前劳动力组织情况表
并且,随着桥长的增长,离原有固定塔吊的位置越来越远,在材料转运上还将投入更多劳动力。
引入移动塔吊后劳动力组织情况表
引入移动塔吊后,从管理人员、塔吊指挥员、特别是用于材料转运等方面的劳动力都得到锐减,另外,由于工时的缩短,劳动力总数仅为原有劳动力的47.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桥梁工程总公司,未经贵州省桥梁工程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2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小光斑尺寸的方法
- 下一篇:粉末压模机的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