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光灯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2834.0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2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卢俊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F21V7/04;H05B4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光灯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闪光灯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触发能量传输损耗的闪光灯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闪光灯模组中,为减少焊接工时,节省触发连接线材,使模组结构小型化,经常使用图1所示的模组100,闪光管110与反射伞120自成一体,利用结构定位使反射伞120与Z字型触发弹片130接触,接触点为131,触发弹片130下端与一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印刷电路板产生3K~5K的高压,籍由Z字型触发弹片130用触碰方式传导至反射伞120,然后利用瞬间高压的能量激发闪光管110中的气体,使其游离化,闪光管110的两端带有的电压差因为闪光管110中的气体被游离化而使闪光管110两端瞬间导通产生闪光。但该闪光灯模组100在电传导过程中,因Z字型触发弹片130弹性疲软或偏移,均可能造成与反射伞120接触不良,造成接触阻抗过大,使闪光灯触发能量传输损耗过大,甚至造成无法触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如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低触发能量传输能耗的闪光灯模组。
一种闪光灯模组,其由一个反射伞,一个插设于反射伞的闪光管及一个与反射伞外表面接触的触发弹片组成,所述触发弹片与反射伞有多个接触点。
触发弹片上有多个接触点与反射伞接触,用于增加触发弹片与反射伞的接触点个数,从而增大接触面积和有效降低触发弹片与反射伞的接触阻抗,达到降低闪光灯触发能量的传输损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闪光灯模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闪光灯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闪光灯模组沿截面方向的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闪光灯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和图3,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闪光灯模组200,其包括一个闪光管210、一个反射伞220、及一触发弹片230。所述反射伞220具有一沿闪光灯模组200出光方向且经过闪光管210中心轴的对称平面240。
所述闪光管210内充气体,插设于反射伞220中,两端带有300伏左右的电压差,当闪光管210中的气体被触发游离化时,闪光管210即可瞬间导通而产生闪光。
所述反射伞220的横截面可为抛物线形、半椭圆形、半圆形及其他弧线形成的图形,本实施方式中反射伞220的横截面为抛物线形。所述反射伞220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反射伞22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反射伞220的两侧壁221、222关于对称平面240对称,利用结构定位使反射伞220的外表面与触发弹片230接触。
所述触发弹片230为M字型对称弹片,通过接触点231、232分别与反射伞220的两个侧壁221、222接触,其底部与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触发弹片230在闪光灯开启时,把高压电传导至反射伞220。
所述闪光灯模组200工作时,电路板发出的高压脉冲经由触发弹片230传导至反射伞220,继而使闪光管210中的气体游离化,从而使闪光管210两端电路暂时接通,实现闪光。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触发弹片230可根据实际要求制成各种形状,优选地,所述触发弹片230为M字型对称弹片,小巧、美观、省材料、便于制作和定位。所述触发弹片230通过接触点231、232可与反射伞220侧壁221、222上的任意位置接触,优选地,所述接触点231、232的连线垂直于对称平面240,便于平衡左右作用力。所述接触点231、232还可对反射伞220进行支撑限位,防止反射伞220滑移。
所述闪光灯模组200中的反射伞220与触发弹片230有两个接触点,一方面可通过接触点数目的增加来增加接触面积,有效降低反射伞220与触发弹片230的接触阻抗。另一方面两接触点231、232对反射伞220的结构定位,能有效抑制反射伞220与触发弹片230之间的接触不良,减小因接触不良所带来的接触阻抗增加。从而减少触发能量在传递中的损耗。
请参阅图4图5,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闪光灯模组300,其包括一个闪光管310、一个反射伞320、及一触发弹片330。所述反射伞320具有一沿闪光灯模组300出光方向且经过闪光管310中心轴的对称平面3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2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