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3279.3 | 申请日: | 200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3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甘文林;段军武;范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G06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升降机构,尤其是一种用于调节显示屏高度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功能日益增加和完善,体积也趋向于轻薄化发展。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相对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逐渐成为计算机的主流显示装置。而为了方便人们可于较佳视角范围内观看液晶显示屏,现有液晶显示装置上通常设有升降机构以对液晶显示屏的高度进行调整。
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调节液晶显示屏高度的升降机构100,其包括:一个升降座10、一个升降块20及一个卷簧30。该升降座10上开设有一个槽道11,该槽道11内设有两相对的滑轨12,且该槽道11的外缘顶端设有固定孔13。该升降块20可插入升降座10的滑轨11内并可相对升降座10滑动,该升降块20的顶端设有与液晶显示屏相连的连接件21,该升降块20的底端开设有两个螺孔22。该卷簧30的一端绕设于轴杆31上,该轴杆3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固定孔311,固定件33穿过轴杆31的固定孔311及升降座10上的固定孔13可将轴杆31锁合至升降座10;该卷簧3的另一端开设有两个通孔32,固定件36穿过该卷簧30上的通孔32及升降块20上的螺孔22可将该卷簧30的端部锁合至升降块20。
使用时,施力下压液晶显示屏,以使升降块20下降到适当的位置,然后停止施力,则该液晶显示屏和升降块20的重力可与卷簧30的回复力,以及升降块20与升降座10之间的摩擦力达到平衡而使该升降块20定位于预定位置;如需升高液晶显示屏,则对升降块20上施加向上的推力,该推力和卷簧30的回复力可克服液晶显示屏和升降块20的重力及升降块20与升降座10之间的摩擦力,将升降块20升高至预定位置。
然而,该种升降机构是采用升降块与升降座相配合的滑动结构,故为保证升降块具有足够的强度支撑液晶显示屏,该升降块通常具有较大的重量与体积,而与该升降块相配合的升降座也相应具有较大的重量与体积,从而导致整个升降机构具有较大的重量,而且升降机构经多次滑动后,其升降块与滑轨会发生磨损,即于升降块与滑轨出现间隙,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且易导致显示屏发生晃动,所以该升降机构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重量小的升降机构。
一种升降机构,包括一个升降座、一个滑动件及一个卷簧,该滑动件相对该升降座滑动,该卷簧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座及滑动件相连,该升降座上设置有至少一对滑轨,该滑动件包括两个连接曲柄、至少四个滚轮及至少一个拉簧,该两个连接曲柄交叉设置且可沿同一轴线作开合运动,该至少四个滚轮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接曲柄的两端,该至少一个拉簧分别连接两个连接曲柄,该拉簧上的预紧力使得两个连接曲柄上的滚轮与滑轨紧密配合。
相较现有技术,所述升降机构的滑动件上的滚轮与滑轨采用拉簧预紧,即使滚轮与滑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磨损,拉簧仍可使两者相对压力保持稳定,进而使摩擦力够大而保持升降座的稳定,因此可提高升降机构的使用寿命。另外,该升降机构采用由滚轮、拉簧及连接曲柄组成的滑动件取代现有升降机构中的升降块,因此该升降机构具有较小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升降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升降机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升降机构的滑动件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升降机构组装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公开一种升降机构,其适用于带有显示器的电子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以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加以说明。
请参见图2,液晶显示装置40包括一个液晶显示屏41、一个底座42、一个支撑架43和一个连接液晶显示屏41与支撑架43的升降机构50。
请参见图3,本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机构50包括一个升降座51、一个滑动件52、一个卷簧53、一个套筒54、一个连接件55、一个连接组件(图未标)及一个固定轴5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3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系统
- 下一篇:大尺寸纳米结构铁碳合金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