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圆治具和滚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3399.3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骆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04 | 分类号: | B24B5/04;B24B5/3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加工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将工件进行滚圆加工的滚圆方法。
背景技术
外圆磨床被广泛用于将各种形状的工件研磨成圆形(请参见“HighEfficiency Deep Grinding of a Low Alloy Steel with Plated CBN Wheels”,CIRPAnnal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pp.241-244,Volume 51,Issue 1,2002),其原理为使用一对中空的夹具,用真空泵将一个夹具内抽真空而将待磨圆的工件吸附在该中空夹具上,然后再将另一夹具靠近工件的另一侧而将工件夹持固定住,而后利用砂轮来研磨该工件。此种外圆磨床可广泛应用于一般形状工件之滚圆或磨圆,但此种机构一次仅能研磨一个工件,产能过低,效率不佳。另外,此种磨床需要采用人工方式或机械手臂将待磨圆工件设置于两个夹具之间,易造成待磨圆工件的放置位置产生偏差而降低磨圆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磨圆精度的滚圆方法。
一种滚圆方法,本方法使用一种滚圆治具,该治具用于滚圆多个工件,其包括一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包括一第一旋杆及与该第一旋杆一端连接的第一驱动器,该第一旋杆的另一端为一自由端,该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该第一旋杆旋转;第二夹持部,该第二夹持部包括一第二旋杆及与该第二旋杆一端连接的第二驱动器,该第二旋杆的另一端为一自由端,该第二旋杆的自由端与该第一旋杆的自由端正对,且该第二旋杆与该第一旋杆的中心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该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该第二旋杆旋转。
该滚圆治具进一步包括:一基台,该基台的表面开设有一凹槽,该凹槽用于使该多个工件紧密排列于其内;该第一旋杆的自由端具有一具有弹性的第一接触件,第二旋杆的自由端具有一具有弹性的第二接触件,该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分别用于与该多个工件中位于两端的工件接触,该第一接触件与该第二接触件相互配合用于夹紧该多个工件、使该多个工件脱离该基台并带动该多个工件旋转。
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该多个工件置入该基台的凹槽内,在该多个工件排列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抵靠有一个顶块,用于挤压该多个工件使其紧密排列于该凹槽内,并使该多个工件紧密排列于该凹槽内,该顶块的形状为圆柱状,且该顶块的径向截面的半径与该工件的预设滚圆后成品的半径相等,以判断该多个工件是否符合滚圆要求;采用该第一旋杆的自由端的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旋杆的自由端将紧密排列于该基台的凹槽内的该多个工件夹紧;移走该基台,采用一滚圆砂轮对该多个工件进行滚圆,得到多个圆形的成品工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该滚圆方法采用基台将多个工件紧密排列于基台的凹槽内,然后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紧密排列于基台的凹槽内的工件,而后采用滚圆砂轮对工件进行滚圆,避免了采用人工方式和机械手臂放置工件造成的位置偏差,提高了滚圆精度。另外,该滚圆方法一次可滚圆多个工件,提高了滚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滚圆治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图1的滚圆治具的滚圆方法的流程图。
图3至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图1的滚圆治具进行滚圆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滚圆治具100。该滚圆治具100包括一夹持机构12及一基台14。该夹持机构12用于在滚圆制程中夹持多个堆叠在一起的工件30,本实施例中该工件30为方形。
该夹持机构12包括一第一夹持部122及第二夹持部124。该第一夹持部122包括一第一驱动器126、一第一旋杆128以及一第一接触件130。
该第一驱动器126与该第一旋杆128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旋杆128绕第一旋杆128的中心轴旋转。该第一旋杆128的另一端的端面固定有第一接触件130,该第一接触件130用于在夹持机构12夹持工件30时与工件30接触。
该第二夹持部124包括一第二驱动器132、一第二旋杆134以及一第二接触件136。该第二驱动器132与该第二旋杆134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旋杆134绕第二旋杆134的中心轴旋转。该第二旋杆134的另一端的端面固定有第二接触件136,该第二接触件136用于在夹持机构12夹持工件30时与工件30接触。
该第一接触件130和第二接触件136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如橡胶或弹性环氧树脂材料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33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