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宽带信号发射方法和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300161.2 申请日: 2007-12-13
公开(公告)号: CN101459637A 公开(公告)日: 2009-06-17
发明(设计)人: 刘培;邹卫霞;许方敏;陈凌君;熊堂洪;周正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L27/10 分类号: H04L27/10;H04J1/04
代理公司: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 琦;王诚华
地址: 518129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宽带 信号 发射 方法 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信号发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UWB是Ultra-Wide band的简称,是一种以极低的发射功率进行高速无线传输的新型通信技术,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下一代短距离(1~100米)无线通信与无线个域网的解决方案之一。

UWB的概念最早是在1989年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提出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于1998年开始制定UWB的法规,并于2002年2月14日通过了为民用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开放频谱的法规,将超宽带信号定义为“-10dB功率点处的相对带宽大于20%或射频带宽大于500MHz”的信号。

UWB技术比较适合应用在家庭内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围绕UWB的标准之争从一开始就非常激烈,曾经有二十几个标准参与竞争,目前只剩下了两个,即,来自飞思卡尔(Freescale)的直接序列扩频(DS,Direct Sequence)UWB以及由德州仪器(TI,Texas Instruments)倡导的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联盟(MBOA,Multiband-OFDM Alliance)。

从技术上来讲,MBOA和DS-UWB是无法彼此妥协的。DS-UWB曾提出一个通用信令模式,希望与MBOA兼容,但这种模式在技术上无法实现,所以,被MBOA、美国电机电子标准工程师协会(IEEE,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以及无线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协会拒绝。从产品上来讲,DS-UWB在开始的时候走在了前面,它的样品在2004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在拉斯维加斯的消费电子展上展出。但后来的进展比较缓慢,当时存在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例如功耗大、需要两根天线分别收发,以及在天线与接收器中间有阻挡时会出现花屏等。而另一方的MBOA则迎头赶上,来自Staccato公司芯片级的物理层芯片在2004年的第一季度已经完成,八、九月份的时候,配合TI公司的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媒体存取控制器(MAC,Media Access Controller)已经可以工作。这种两芯片的方案相比于DS-UWB的四芯片方案,无论是在成本、体积还是功耗上均占有较大的优势。

MBOA的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UWB旨在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多媒体应用提供无线连接。在高速率情况下,也可以用作无线USB和无线1394的物理层。该类系统可以与其它系统工作在同一个频段上,例如,可以与802.11a共享频谱。同时,MBOA已经制定出基于多频带OFDM-UWB技术的物理层规范,主要技术指标为:10米范围的速率为110Mbps;4米范围的速率为200Mbps;2米范围的速率为480Mbps。对于DS-UWB和多频带OFDM-UWB两种主流UWB体制,在高度多径环境中,从捕获多径能量的角度看,多频带OFDM-UWB要比DS-UWB好,多频带OFDM-UWB体制可以采用比DS-UWB简单得多的接收机去捕获到更多的多径信号。

针对UWB这一技术,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 of ITU)研究组(SG,Study Group)1和任务组(TG,Task Group)1/8的仿真结果(USB系统与其它系统共存时,对UWB系统发射功率的限制值),以及监测中心所作的试验情况,给出了我国UWB频谱规划的建议,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中国UWB频谱模板示意图。其中的可用物理频带为4.2GHz~4.8GHz和6.0GHz~8.55GHz,并具体规定了各个频段的发射功率限制值,如表一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0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