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爆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0273.8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潘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潘宝 |
主分类号: | F02B77/10 | 分类号: | F02B77/1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2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爆阀。
背景技术
目前,内燃机曲轴箱内由于曲轴的运动会引起曲轴箱内的油雾爆震,从而产生高压气流和高温的火焰,而防爆阀设置在曲轴箱的箱体上,可以释放曲轴箱的压力,在泄放压力的同时,能阻止火焰通过并随后关闭以阻止空气进入。
普通的防爆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20040829.5公开的“一种防爆阀”,其公开了阀座、与阀座固定连接的并与阀座形成阀腔的阀盖,通过阀腔内的弹簧紧压在阀座上的阀片、及阻燃器,阻燃器至少由两个套装在通过阀流动的气流途径内的环形阻燃片以及在两个环形阻燃片之间的固定支架组成,环形阻燃片由于横向气流流动方向叠层的板条组成,板条内侧具有波纹。这种结构的防爆阀不能完全的将火焰熄灭在防爆阀内,对爆炸产生的高压气流也减弱的效果不理想。阀片的结构也不合理,容易对阀片处的密封圈造成损坏。
另外,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20040757.4公开的“导流防爆阀”,不同与上述的“一种防爆阀”的结构是阻燃片和阀腔内设置有一个导流罩,在导流罩上开设导流孔,在导流罩基板上设置导向片,导向片位于导流孔侧。这种防爆阀可以使爆炸气流被导流孔分散的较为均匀,但却无法将火焰完全熄灭在防爆阀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防爆阀存在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熄灭火焰性能好、启闭灵敏、使用寿命长的防爆阀。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爆阀,包括环状的座板、与座板固定的面板、固定在面板和座板之间的若干片环状的阻燃片,这些阻燃片层层叠加形成阀腔,且相邻两个阻燃片之间存有间隙,在阀腔内设有活动的阀口封板,在面板和阀口封板之间设置两端分别顶在这两者上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口封板外套有环状的阻燃器,该阻燃器由若干阻燃器片叠加而成并在相邻的两阻燃器片之间形成弯折的通道,在阻燃器上设置对阀口封板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结构。
本防爆阀不工作时,由于弹簧的作用阀口封板顶在座板上并与座板形成密封;工作时,阀口封板被顶开,高温火焰和高压的气流沿着阀口封板流进阀腔内,由阻燃器和阻燃片阻止火焰外泄,而气流则因气波反射技术的应用而得以释放。其中,阻燃器是阻燃器片叠加而成,两片之间设置多次弯折的通道,延长火焰和气流的流经路程。阀口封板的导向结构可保证阀口封板的开启平稳。
在上述的防爆阀中,所述的阻燃器片上设置有凸条,所述的凸条按圆周方向均布,并在阻燃器片上形成若干圈,相邻两圈上的相邻的凸条相互错位设置。通过这种结构来形成迷宫式通道,由于是均布设置,每一圈内的两个凸条之间都为等间距的间隙,相邻两圈上的相邻的凸条相互错位设置后,相邻一圈上的凸条刚好挡在第一圈两个凸条间隙的前方,火焰和气流从间隙通过后由于受到凸条的阻挡后会向两边分开,形成膨胀、截流,再膨胀、再截流来减弱火焰和气流,依此原理类推,火焰和气流从间隙环绕流过。按照这种相互错位的结构可以延长火焰和气流的流经路程。
在上述的防爆阀中,所述的阻燃器外套有一个网状的阻燃圈。在火焰流经阻燃圈时将火焰全部打散。
在上述的防爆阀中,所述的导向结构为设置在阻燃器内圈边缘的插接后若干个定位阻燃器的导向销轴,该导向销轴与阀口封板的边缘接触。导向销轴用于定位阻燃器片,使阻燃器片能按设置的位置安装,这些导向销轴又伸出阻燃器的边缘外,通过这若干根导向销轴限制阀口封板的移动方向。
在上述的防爆阀中,所述的阀腔内设有压板,上述的导向销轴穿过压板和阻燃器片与座板固定。通过压板和导向销轴将阻燃器固定在座板上。
在上述的防爆阀中,所述的阀口封板和座板之间设置密封圈,该密封圈固定在座板上。增强阀口封板和座板的密封性。
在上述的防爆阀中,所述的阀口封板呈盘状,其边缘具有朝向面板的翻沿。在火焰和气流顶开阀口封板时,火焰和气流沿着阀口封板的翻沿流进阀腔内,防止火焰和气流积聚在翻沿处损坏密封圈。
在上述的防爆阀中,所述的阻燃片之间设有垫片。通过这些垫片使阻燃片之间形成间隙。
在上述的防爆阀中,所述的阻燃片的侧面设置有规则的凹凸面。两片阻燃片叠合后,可形成通道。而设置凹凸面延长火焰的流经路程,使火焰熄灭在防爆阀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防爆阀具有以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潘宝,未经李潘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0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