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细菌和病毒的纳米颗粒净水材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0309.2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韩炜;刘光辉;徐跃;王培培;刘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9/06 | 分类号: | B01D39/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景林;刘喜生 |
地址: | 130023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细菌 病毒 纳米 颗粒 净水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去除病毒和细菌的纳米颗粒净水材料,其特征在于:以40~100目石英砂或60~120目的沸石为基体滤料,在其上有厚度为0.3~3.3μm的纳米纤维状AlO(OH)粒子或纳米γ-Al2O3改性过滤涂层,改性过滤涂层的质量占滤料及涂层总质量的0.5~5%,纳米纤维状AlO(OH)粒子或纳米γ-Al2O3的粒径为15~120纳米,比表面积200~550m2/g。
2、去除病毒和细菌的纳米颗粒净水材料,其特征在于:以40~100目石英砂或60~120目的沸石为基体滤料,在其上有厚度为0.1~3.7μm的纳米纤维状FeOOH粒子或纳米Fe2O3改性过滤涂层,改性过滤涂层的质量占滤料及涂层总质量的1~10%,纳米纤维状FeOOH粒子或纳米Fe2O3的粒径为15~120纳米,比表面积200~550m2/g。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去除病毒和细菌的纳米颗粒净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20~100g表面处理后的石英砂或斜发沸石和浓度为0.1~6g/L、10~100mL的酸性溶液投放到150~350毫升二次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加热到80~100度;
2)然后向其中投入2~12g粒径为15~150nm的纳米铝粉、氮化铝粉或铁粉,置于超声发生器中,强烈搅拌,在80~100℃温度下超声0.2~1.5小时;
3)之后加入1.5~8g/L的正硅酸四乙酯的乙醇溶液40~100mL,乙醇和正硅酸四乙酯的体积比为6.5~1.5∶1,继续超声搅拌处理10~30分钟,关闭超声,随槽保温2~6小时;
4)将制得的固液混合物用布氏漏斗进行过滤,将滤料用二次去离子水清洗多次至洗液中无滤渣后,在60~80℃温度下在干燥箱中干燥5~12小时即得到以纳米纤维状AlO(OH)粒子或纳米纤维状FeOOH粒子为过滤涂层的颗粒净水材料;
5)将步骤4)制得的材料进一步转移到马弗炉中在400~600度焙烧2~5小时,即得到纳米铝氧化物γ-Al2O3为过滤涂层的颗粒净水材料;或在300~500度焙烧2~6小时,即得到纳米铁氧化物Fe2O3为过滤涂层的颗粒净水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病毒和细菌的纳米颗粒净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石英砂的表面处理是将石英砂用自来水反复冲洗,筛分出粒径为40~100目的颗粒,置烘箱中,在80~120℃下烘干;用0.8~1.5mol/L硝酸溶液浸泡20~24小时后取出,再用自来水反复冲洗,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多遍,直到冲洗出水的pH值近中性,再将石英砂在烘箱中110~120℃烘干,储存备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病毒和细菌的纳米颗粒净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沸石的表面处理是将斜发沸石经破碎筛分出粒径为60~120目的颗粒,自来水冲洗,充分搅拌,以去除细末、粘土以及其它杂质,蒸馏水中浸泡48~60小时,每隔3~6小时更换一次水,然后在烘箱中120℃烘干5~10小时,得到水洗沸石,储存备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病毒和细菌的纳米颗粒净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性溶液为硼酸或水杨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03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互联网测量服务器自动注册与管理方法
- 下一篇:防窃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