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链顶端止码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0479.0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4B19/00 | 分类号: | A44B19/00;A44B19/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斯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顶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顶端止码,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合成树脂由注模机构装配上的拉链顶端止码,其使得顶端止码连续到装配在纱带的一侧边缘上的链牙上,以便停止由拉头产生的牙链闭合动作。
背景技术
传统上,如图9所示,拉链顶端止码1’使用树脂由注模机构形成,使得顶端止码1’邻接装配到纱带的一侧边缘上的牙链端部,将树脂制成的单丝缠绕成线圈形状而连续形成的链牙行5’由缝纫线通过缝制装配在纱带上,这在台湾专利申请公开No.564696中已知。该拉链顶端止码1’停止在链牙行5’上滑动的拉头3’。出于此原因,形成拉头3’的折缘27’的前端进行接触的凸起以便在顶端止码体1’的横向上凸起。
在图9所示的拉链顶端止码1’中,使用合成树脂通过注模机构在纱带的表面上形成顶端止码1’,使得该顶端止码1’邻接牙链中的线圈状连续链牙行5’,其中线圈状缠绕连续链牙行5’通过缝纫线缝制而装配到纱带表面的一侧边缘上。在顶端止码1’中,其凸起部分13’整体形成在主体的顶端上,使得该凸起部分13’侧向凸起。从而,该凸起部分13’需要大尺寸形成以便强化凸起部分13’的强度,从而当拉头3’的折缘27’碰击凸起部分13’以使得有力地拉动该凸起部分13’时,防止凸起部分13’破裂。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已经获得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顶端止码,当由于拉头的滑动操作使拉头碰击顶端止码时,该拉链顶端止码通过抵抗来自拉头的压力而具有保护顶端止码免受损坏的强度,也即通过加强在顶端止码上形成的凸起部分的纵向拉伸强度,并且即使顶端止码尺寸减小时也能够确保预定的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顶端止码,其具有通过加强凸起部分而可靠提高的纵向拉伸强度并且确保良好的触觉。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顶端止码,其能够可靠地施加停止功能,同时当拉头与顶端止码进行接触时凸起件不影响在拉头的折缘和凸起部分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并且在稳定状况下停止拉头,顶端止码确保对于皮肤的良好触觉。
为了获得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由树脂制成并且在拉链中邻近链牙行的顶端装配的顶端止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其具有相对拉头的劈开角的外侧面和相对拉头的折缘的内侧面;以及凸起部分,其从主体的内侧面侧向凸出并且能够邻接拉头的折缘,在主体和凸起部分之间形成比凸起部分薄的凸起件。
因此,即使在折缘与凸起部分相接触的情况下有力地拉动顶端止码,该凸起部分也由凸起件加强。因此,保护凸起部分不受破坏,并且能够防止拉头从链牙行的顶端滑出。
优选地,凸起件形成为从凸起部分的近端延伸到其前端,并且凸起部分的前端与主体的内侧面相连接。
因此,凸起部分能够在贯穿其凸起的整个长度上由凸起件加强。
进一步优选地,形成凸起件使得在左右方向上的其宽度尺寸随着其从顶端止码的顶端朝向底端侧行进而逐渐减小。
因此,通过将凸起部分的前端与主体的内侧面平滑地连接而能够完成具有良好触觉的顶端止码。
而且,优选地当拉头的折缘邻接凸起部分时,凸起件插入沿着拉头的侧部形成的纱带槽内。
因此,顶端止码能够可靠地停止拉头,而不影响拉头的折缘的前端和凸起部分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如上所述,本发明获得的优点是显著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顶端止码的拉链的主视图;
图2是顶端止码的主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顶端止码的剖视图;
图4是顶端止码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顶端止码和拉头之间关系的主视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的线B-B截取的顶端止码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顶端止码的修改例的立体图;以及
图8是具有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顶端止码的拉链的局部主视图;
图9是示出具有已知顶端止码的拉链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拉链顶端止码的构造来说,如图1所示,通过将聚酰胺或聚酯单丝缠绕成线圈形状而形成连续链牙22。使得芯线20通过连续链牙22的内部。连续链牙22每个均由缝制纱线21缝制到纱带4的彼此相对的侧边缘上,由此使用诸如聚缩醛的合成树脂由注模机构形成顶端止码1、6,使得顶端止码邻接连续链牙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0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浮动式翻筒装置
- 下一篇:带输送装置,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