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状枕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0957.8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涌井一;浅沼洁;奥田广之;横川胜则;冈山准也;三宅淳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株式会社安部日钢工业 |
主分类号: | E01B3/02 | 分类号: | E01B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车等的铁道轨道的梯状枕木,主要是易于提高在纵梁和连接件的结合部处的连接件的拉拔阻力。
背景技术
一般地,梯状枕木,例如,如图4(a)所示,采用通过纵梁1的混凝土浇注,将预应力混凝土制的纵梁1、1和多个钢管制的连接件2成一整体地构成梯子状的混合刚性结构,与过去的横枕木结构相比,刚性高,特别是,对于铁道负荷及铁道横向压曲负荷,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作为电车等的轨道结构,近年来被广泛采用。
不过,在过去,纵梁1和连接件2的结合,例如,如图4(b)、(c)所示,将连接件2的端部2a插入到作为纵梁1的主加强钢材配置的PC钢丝(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3之间,在连接件端部2a的周围配置加强钢筋4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浇注纵梁1的混凝土,进行一体化。
另外,特别是,为了提高连接件2端部2a的拉拔阻力,通过压力加工等将端部2a形成扁平状,将作用到连接件2上的拉拔力经由相对于混凝土的端部2a的附着力传递给纵梁2。
【专利文献】特许第3025642号
【专利文献】特开平11-2471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近年来,期望提高在梯状枕木上脱轨时的防止脱离装置的附加功能,在带有防止脱离装置的梯状枕木的开发中,特别有必要提高连接件的拉拔强度。
作为手段,将连接件的端部形成扁平状是有效的方法,但是,提高拉拔强度是困难的。
本发明是根据这种要求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梯状枕木,所述梯状枕木,不必将连接件的端部形成扁平状就能够容易地提高连接件所必要的拉拔强度。
本发明的方案1所述的梯状枕木,通过将连接件的端部固定到纵梁的混凝土内,将前述纵梁和连接件成一整体地形成梯子状,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连接件的端部突出地设置固定五金件,该固定五五金件贯通前述连接件,埋设在前述纵梁的混凝土内。
本发明,除在连接件的端部开设通孔之外,无需特别地进行加工,只需使由钢筋等构成的棒状的固定五金件贯穿通孔,就这样与连接件的端部一起埋设到纵梁的混凝土内,就可以将连接件的端部和纵梁成一整体地结合起来。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连接件,可以使用由钢管构成的圆形连接件,由矩形钢管构成的矩形连接件,进而,由H型钢等型钢构成的连接件。另外,对于固定五金件,可以使用圆钢或异型钢筋等钢制的棒状构件,另外,通过适当地变更钢筋的直径或条数,可以自由地设定连接件的拉拔强度。另外,纵梁也可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者RC(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结构。
本发明的方案2所述的梯状枕木,通过将连接件的端部固定到纵梁的混凝土内,将前述纵梁和连接件成一整体地形成梯子状,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连接件的端部突出设置固定五金件,该固定五金件的一端侧由填充到前述连接件内的固化材料固定到前述连接件上,设置在另一端侧的固定部埋设在前述纵梁的混凝土内。
本发明完全不需要进行连接件的加工,另外,对于固定五金件,也可以通过对一条钢筋进行弯曲加工等,在现场容易地筹备。进而,固定五金件,在插入连接件的端部之后,通过填充混凝土或灰浆等固化材料,容易地进行固定。
另外,对于这种情况下的连接件,可以使用钢管或者矩形钢管等构成的连接件。另外,通过将作为固定五金件经过弯曲加工的钢筋的一端侧进一步弯曲成U字形或者L形(钩),或者将固定板安装到一端侧等方法,可以容易地形成固定部。
本发明的方案3所述的梯状枕木,在本发明的方案1或方案2所述的梯状枕木中,其特征在于,突出设置多个固定五金件。在安装多个固定五金件的情况下,可以在连接件的轴向方向上隔开间隔地使之沿连接件的轴的直角方向贯通地安装,或者,也可以安装到多段上。进而,也可以呈对角线状贯通地安装到连接件的端部。
本发明,在通过将连接件的端部固定到纵梁的混凝土内、将前述纵梁和连接件成一整体地形成梯子状的梯状枕木中,特别是,由于连接件的端部经由突出地设置在该连接件的端部处的固定五金件固定到纵梁的混凝土内,所以,连接件端部的拉拔阻力非常大。
另外,通过增加固定五金件的直径或数量,可以容易地将拉拔阻力提高到必要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梯状枕木的一个例子,(a)是部分透视图,(b)是平面图。
图2表示纵梁和连接件的结合部,(a)是平面图,(b)是纵剖视图。
图3表示纵梁和连接件的结合部,(a)、(b)是平面图,(c)是纵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株式会社安部日钢工业,未经财团法人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株式会社安部日钢工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09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酶A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用柠檬酸钙制取石膏晶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