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2318.5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添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02 | 分类号: | H01H35/02;H03K17/78;G01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 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光束变化达到动作信号改变的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发明人所创作并已核准美国第6,740,867号专利案的感应装置10具有一个底座11,分别安装于该底座11并相互间隔的一个发射器12与一个接收器13,一个安装在该底座11内的封装体14,一个呈可滚动地位于该封装体14内的传导体15,及一个封盖该底座11的封盖体16。
该底座11具有一个中间主容室111,分别位于该主容室111两侧的两个侧容室112、113,及分别连通该主容室111与所述侧容室112、113的两个缺口114、115。
该发射器12安装在该侧容室112内,具有一个位于该缺口114内并可发射光束的发射点121,及穿出该底座11外的两支接脚122。
该接收器13安装在该侧容室113内,具有一个位于该缺口115内并可接收光束的接收点131,及穿出该底座11外的两支接脚132。
该封装体14安装在该主容室111内,具有可相互对合的两个封盖141、142,一个由所述封盖141、142配合形成的滚动空间143,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封盖141、142的两个穿孔144、145。
该传导体15为可透光球体,位于该滚动空间143内并位于该发射点121与该接收点131之间。
使用时,该发射器12的发射点121会发射出光束并穿过该封盖141的穿孔144而射向该传动体15,此时,光束会产生折射并使得某些光束通过该穿孔145而被该接收器13的接收点131接收,当该接收点131接收到稳定的光束信号,可将该感应装置10设定为第一状态(例如ON信号),当该感应装置10受到外力,则该传导体15会在该滚动空间143内滚动,并造成光束折射量产生变化,相对地该接收点131会接收到强弱不同的光束信号,进而可将该感应装置10设定为第二状态(例如OFF信号)。
该感应装置10虽然具有可以产生不同动作信号的使用功能,但仍存有组件数量较多、组装较费时、体积较大的待改良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组件数量、节省组装工时及可缩小体积的感应装置。
本发明感应装置包含一个承座、一个发射器、一个接收器、一个封盖及一个透光件,其中:
该承座包括一块沿第一方向放置的基壁,自该基壁的周缘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与该基壁配合形成一个开放容室的数块圈围侧壁,及一块成型于该基壁并位于该容室内的凸块,该凸块具有相互连通的一个容置槽半形、一个入光孔半形、一个出光孔半形。
该发射器安装固定在该承座的两块侧壁之间并位于该容室内,具有可发射光束的一个发射件。
该接收器安装固定在该承座的两块侧壁之间并位于该容室内,具有可接收光束的一个接收件。
该封盖安装固定在该承座的两块侧壁、该发射器、该接收器之间,包括一个与该承座的容置槽半形对合组成一个容置槽的容置槽半形,一个与该承座的入光孔半形对合组成一个入光孔的入光孔半形,及一个与该承座的出光孔半形对合组成一个出光孔的出光孔半形,且该发射器、该入光孔、该出光孔、该接收器沿该第一方向对齐。
该透光件位于该容置槽内并可震动。
通过上述组成,该发射件发射的光束会穿过该入光孔射向该透光件,接着产生折射使某些光束穿过该出光孔被该接收件接收,可透过该接收件接收到的光束量使该感应装置产生不同动作信号,借此使本发明具有可以减少组件数量、节省组装工时及可缩小体积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美国第6,740,867号专利案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美国第6,740,867号专利案的组合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感应装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说明一个发射器与一个接收器呈侧向发射、接收光束;
图4是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5是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立体图,说明该发射器、该接收器、一个封盖体及一个透光件;
图6是该第一优选实施例固定在一块电路板的组合立体图,说明该发射器与该接收器的焊接外面焊接固定于该电路板的状态;
图7是沿图6中的线7-7所得到的剖面图;
图8是沿图6中的线8-8所得到的剖面图;
图9是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该发射器与该接收器呈对向发射、接收光束;
图10是采自图9的局部组合立体图,说明该发射器与该接收器呈对向发射、接收光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23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保险丝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线路柱式避雷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