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线控前门锁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2521.2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朱程章;杨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茂盛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E05B3/00;E05B23/0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 平 |
地址: | 214500江苏省靖江市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用线控前 门锁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汽车用车门锁体装置,特别是涉及到用于汽车用线控前门锁体。
背景技术:在汽车生产行业中,汽车车门的锁体装置有各种设计结构,有无线遥控的,机械式锁紧装置,以及各式各样的机械加电子式锁紧装置。但结构一般来说,均比较复杂,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技术性问题,虽然一些先进的锁体设备,安全性能可靠一些,但其生产成本却很昂贵,一般适用于比较高档的汽车,而在一些中低档的汽车上使用这些装置,无疑会增加汽车的制造成本,是不适宜大批量的在中低档汽车车门上使用的。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汽车用线控前门锁体,它能克服以上产品所存在的缺陷,一方面可以大大节约生产汽车用车门锁体的成本,另一方面采用线控车门锁体不但安全,而且方便可靠,不易产生机械、电子式锁体的故障。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汽车用线控前门锁体是由内手柄座,闭锁器,锁体上盖板,内开拉线,内锁止拉线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手柄座上设有锁体上盖板,在锁体上盖板上设有闭锁器和闭锁器固定板,所述的闭锁器上设有摇臂,摇臂的一端连接在内锁止拉线上,摇臂的另一端插入在锁止摇臂的凹槽内;所述的锁止摇臂通过棘爪轴固定在内手柄座上,锁止摇臂的一端设有凹槽,且另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插入开启杠杆一端所设计的凹槽内;开启杠杆通过螺钉固定在内手柄座上,所述的开启杠杆一端设有凹槽,在其下方设有挡块,其另一端通过锁体上盖板与内开拉线相连接。本发明采用线控车门锁体,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线控来达到开启和关闭汽车门锁的目的,生产成本可以大幅度地下降,其安全性能和操作性能都可以得到根本性的保证。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爆炸图;
1.开启杠杆,2.锁止摇臂,3.棘爪轴,4.棘爪连动板,5.接头,6.拨动板,7.衬套A,8.衬套B,9.螺钉A,10.螺钉B,11.闭锁器,12.减振垫,13.摇臂,14.铆钉,15.闭锁器固定板,16.内手柄轴,17.内手柄座,19.锁体上盖板,20.内开拉线,21.内锁止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中,汽车用线控前门锁体是由内手柄座17,闭锁器11,锁体上盖板19,内开拉线20,内锁止拉线21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手柄座17上设有锁体上盖板19,在锁体上盖板19上设有闭锁器11和闭锁器固定板15,所述的闭锁器11上设有摇臂13,摇臂13的一端连接在内锁止拉线21上,摇臂13的另一端插入在锁止摇臂2的凹槽内;所述的锁止摇臂2通过棘爪轴3固定在内手柄座17上,锁止摇臂2的一端设有凹槽,且另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插入开启杠杆1一端所设计的凹槽内;开启杠杆1通过螺钉A9固定在内手柄座17上,所述的开启杠杆1一端设有凹槽,在其下方设有挡块,其另一端通过锁体上盖板19与内开拉线20相连接。具体实施时,当需要开启车门时,拉动汽车门板手,带动内开拉线,内开拉线通过设置在锁体上盖板的滑块将拉力传递到开启杠杆上,所述的开启杠杆设置在内手柄座上,开启杠杆可以在内手柄座上左、右移动,在开启杠杆一端所设凹槽的下方设置的挡块就会推动棘爪连动板移动,从而打开汽车车门锁。而如果先扳动内锁止拉线开关,此时内锁止拉线会通过设置在闭锁器固定板上所设的闭锁器将拉力传递到摇臂上,摇臂就会左、右移动,由于摇臂的一端插在锁止摇臂的凹槽内,摇臂的移动,就会带动锁止摇臂作相对转动,锁止摇臂是设置在内手柄座上,可以绕固定轴作相对转动,由于在锁止摇臂上设置的凸块插在开启杠杆的凹槽内,锁止摇臂绕轴转动,就会带动开启杠杆的前后移动,使其设置在其上的挡块脱离棘爪连动板,使得操纵人员即使拉动内开拉线,开启杠杆能够作左、右移动,由于锁止摇臂已经带动开启杠杆向前移动了相应位置,开启杠杆再作左、右移动,也不能推动棘爪连动板移动,汽车车门锁也就始终保持在锁止状态,从而保证了汽车在运行时,车门不能被随意打开,确保了汽车行驶时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茂盛,未经曹茂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2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钻测量探管传感器信号模拟器
- 下一篇:缝纫机的下剪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