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锈探伤液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2595.6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6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明 |
主分类号: | G01N21/91 | 分类号: | G01N2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锈 探伤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防锈探伤液,其特征在于,该防锈探伤液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
羧酸脂 0.8-5.0%;
多元醇 2.0-20.0%;
有色金属防腐剂 0.2-1.0%;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0-10.0%;
烷基酚环氯聚合物 1.0-10.0%;
分散剂 4.0-30.0%;
磁性吸附剂 1.0-10.0%;
显影剂 3.0-10.0%;
抑泡剂 0.1-1.0%;
水 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探伤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羧酸脂为三乙醇胺与癸二酸反应产物;所述的多元醇为三乙醇胺或二乙醇胺;所述的有色金属防腐剂为噻二唑或苯骈三氮唑;所述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NP-10或OP-10及司苯-80;所述的分散剂为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所述的磁性吸附剂为极性色素或磁粉;所述的显影剂为溴化银和硫代硫酸钠;所述的抑泡剂为二甲基硅油。
3.一种防锈探伤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先将羧酸脂和多元醇放入反应釜中,升温至70-90℃,然后停止加热;
b.搅匀后加入有色金属防腐剂,降温至40-50℃;
c.然后加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酚环氯聚合物、分散剂,过一段时间后再放入磁性吸附剂;
d.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显影剂和抑泡剂,并加入足量的水,再搅拌一段时间后即制得防锈探伤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锈探伤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述的步骤c中搅拌20~40分钟后再放入磁性吸附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锈探伤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述的步骤d中,搅拌40~80分钟后加入显影剂和抑泡剂,再搅拌40~80分钟后即制得防锈探伤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锈探伤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探伤液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
羧酸脂 0.8-5.0%;
多元醇 2.0-20.0%;
有色金属防腐剂 0.2-1.0%;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0-10.0%;
烷基酚环氯聚合物 1.0-10.0%;
分散剂 4.0-30.0%;
磁性吸附剂 1.0-10.0%;
显影剂 3.0-10.0%;
抑泡剂 0.1-1.0%;
水 余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锈探伤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羧酸脂为三乙醇胺与癸二酸反应产物;所述的多元醇为三乙醇胺或二乙醇胺;所述的有色金属防腐剂为噻二唑或苯骈三氮唑;所述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NP-10或OP-10及司苯-80;所述的分散剂为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所述的磁性吸附剂为极性色素或磁粉;所述的显影剂为溴化银和硫代硫酸钠;所述的抑泡剂为二甲基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明,未经李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25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信令调度协助数据
- 下一篇:衣物折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