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皮肤瘙痒的复方精油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3699.9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鄢良;张韬;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雍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P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7北京市东城区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解 皮肤 瘙痒 复方 精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精油,尤其是一种缓解皮肤瘙痒的复方精油。
背景技术
皮肤瘙痒症是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皮肤无任何丘疹,肤色正常,可发病时却瘙痒难忍。目前对于皮肤瘙痒症的治疗,西药多采用含有人工激素的外擦药或内服药,虽然见效快,但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而中药治疗皮肤瘙痒症不足是见效慢,且含有中药提取物的外用制剂颜色浓黑,易污染衣服,并且一些患者很难适应中药的药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使用、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的复方精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解皮肤瘙痒的复方精油,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薰衣草精油5~15份、洋甘菊精油10~30份、茶树精油5~10份、丝柏精油2~10份、广霍香精油1~5份、薄荷精油5~10份、葡萄籽油300~800份。
本发明复方精油的生产方法如下:将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茶树精油、丝柏精油、广霍香精油、薄荷精油按所需配比备齐,依次放入同一搅拌容器中,用搅拌器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使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再加入葡萄籽油,同方向低速搅拌,充分稀释融合,分装、密封,即成。
本发明的配方中,薰衣草精油可抗菌消炎,净化皮肤,可缓解皮肤敏感及发炎,并能舒缓压力及紧张情绪;洋甘菊精油可抗炎止痒,改善敏感、红肿、面疱皮肤,对干燥易痒的皮肤极佳;茶树精油可杀菌消炎,改善癣、瘙痒等皮肤问题;丝柏精油可收敛及舒缓肌肤,有很好的保湿效果;广霍香精油可促进皮肤细胞再生,改善干性、老化、粗糙、龟裂之皮肤,并能愈合伤口、减轻炎症;薄荷精油可消炎、抗菌;葡萄籽油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叶绿素,能增强肌肤的保湿效果,具调和及爽肤的作用,同时可润泽、柔软肌肤,质地清爽不油腻,易为皮肤所吸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采用纯天然植物成分,利用各种芳香植物有效成分的强渗透力、强溶解性等特点,经皮肤、经络、穴位渗透吸收产生作用,疗效显著,且安全无刺激,无毒副作用,适宜长期使用。
(2)本发明为复方精油类产品,气味自然迷人,按摩的同时,还能达到愉悦心情、缓解压力及保健的作用。
(3)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复方精油产品经功效实验、毒理实验和稳定性实验表明,疗效显著,无毒,稳定性好,患者使用方便。本发明经人群试用,对182例患者皮肤瘙痒的人群连续3个月的使用跟踪观察,结果表明92.4%患者皮肤瘙痒得到改善,且使用过程中未见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表明该发明对改善皮肤瘙痒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薰衣草精油5g,洋甘菊精油10g,茶树精油5g,丝柏精油2g、广霍香精油1g,薄荷精油5g放入搅拌容器中,用搅拌器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使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再加入葡萄籽油300g,同方向低速搅拌,充分稀释融合,分装、密封,即成。
使用时,取适量涂于皮肤瘙痒处。
实施例2
称取薰衣草精油10g,洋甘菊精油20g,茶树精油7g,丝柏精油7g,广霍香精油3g、薄荷精油7g放入搅拌容器中,用搅拌器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使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再加入葡萄籽油550g,同方向低速搅拌,充分稀释融合,分装、密封,即成。
使用时,取适量涂于皮肤瘙痒处。
实施例3
称取薰衣草精油15g,洋甘菊精油30g,茶树精油10g,丝柏精油10g,广霍香精油5g,薄荷精油10g放入搅拌容器中,用搅拌器以相同方向常温低速搅拌,使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再加入葡萄籽油800g,同方向低速搅拌,充分稀释融合,分装、密封,即成。
使用时,取适量涂于皮肤瘙痒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雍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雍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36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三氧化二锑增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