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锰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4278.8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鲁晓明;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3/00 | 分类号: | C07F13/00;A61K31/555;A61P35/00;C07D47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诺孚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庞涛 |
地址: | 100037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n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Mn配合物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癌以及肿瘤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锰参与许多酶的合成与激活,参与人体糖、脂肪代谢,加快蛋白质、维生素C、B合成,催化造血机能,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疫功能。
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缺锰的地区癌症发病率高,而含锰量较高的地区,癌症发病率低,如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区之一,广东则以潮汕地区一些沿海小镇高发,而该地区饮用水、粮食、蔬菜中的锰偏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癌症患者锰含量低于或者显著低于正常人。我国云南锡矿是肺癌高发区,研究表明,该地区肺癌患者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动物诱癌实验中,观察到随着肺癌的发生与发展,肝、肺中锰含量降低,因而锰含量低可能是肺癌发病的结果。
对癌症病人实测也表明:肝癌患者头发锰含量为4.05ppm,明显低于健康人头发含锰量——9.13ppm,可见缺锰与癌症发生有一定关系。顾公望对锰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做了综述(顾公望等,微量元素,1988,(1):5)。Yamane等报道,锰及其化合物可抑制偶氮胺类染料引起的肿瘤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某些酶的金属离子的刺激有关(Yamane,Y.et al.GANN,1973,64:563)。锰化合物可抑制α-Ni3S2对大鼠的诱癌作用。给大鼠分别肌肉注射Ni3S2,Mn尘,Ni3S2+Mn尘,两年后注射部位肉瘤的发生率分别为77%、0%和7%,提示锰有降低镍化合物诱发肿瘤的作用(Smialowicz,R.J.et al.J.Toxicol.Environ.Health.1987,20(1-2):67)。锰还有抗3-甲基-4-偶氮苯的致肝癌作用以及诱发大鼠气管上皮癌变的抑制作用(喻伦银等,微量元素,1988,(3):16)。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锰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用于临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锰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锰配合物,是二价锰与1,10-邻菲罗啉以及硫酸根的配合物。该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为:
[Mn2(SO4)2(Phen)4],
其中:Mn为二价锰离子、SO4为硫酸根阴离子、Phen为1,10-邻菲罗啉。
本发明锰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锰盐、1,10-邻菲罗啉以及硫酸根阴离子在溶剂中搅拌反应,得到所述配合物。
锰盐选自无机锰盐(如硫酸锰、硝酸锰、氯化锰等),和/或有机锰盐(如乙酸锰)。硫酸根选自硫酸盐和/或稀硫酸。溶剂选自DMSO、甲醇、丙酮、乙晴、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发明人通过实验证实,本发明锰配合物对于肺癌、肝癌和结肠腺癌等癌症的细胞具有很好的生长抑制作用,可以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这些癌症的药物,而得到广泛应用,该方面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锰配合物合成原料易得,成本低,产品以晶体形式析出,纯度大,产率高;而且,该配合物在自然状态下能稳定存在,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另外,本发明配合物对肺癌、肝癌、结肠腺癌等多种癌症细胞均呈现出优良的抑制作用,作用谱广,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配合物的X-衍射单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配合物的结构式为:
[Mn2(SO4)2(Phen)4],
其中:Mn为二价锰离子、SO4为硫酸根阴离子、Phen为1,10-邻菲罗啉。
制备方法为:
将二价锰盐和1,10-邻菲罗啉以及硫酸根阴离子依次加入溶剂中,不断搅拌,反应数小时后过滤,滤液静止或者用乙醚或者异丙醇扩散后室温下静置,几天后即可得到黄色晶体。
其中,锰盐选自无机锰盐(如硫酸锰、硝酸锰、氯化锰等),和/或有机锰盐(如乙酸锰)。硫酸根选自硫酸盐和/或稀硫酸。溶剂选自DMSO、甲醇、丙酮、乙晴、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1、配合物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42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电热超导散热器
- 下一篇:远程实时实验监控方法及实验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