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积木式架构应用于系统开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4334.8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0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淀区西草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积木 架构 应用于 系统 开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开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积木式架构应用于系统开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系统架构中软件的功能模块是由程序员固定写死的,同时,一套软件有多少个功能块也是系统架构师在设计时便固定好的,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也是由程序员固定的,后期更改或添加功能时则需对软件代码重新进行编写。
这对需求明确,使用业务简单的最终用户来说很方便。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成熟完整的软件产品,拿到手就可以应用了。
但是对大的网络软件系统来说:用户需求复杂;要满足多用户的需求;需求不固定;不同的单位用户需求差异很大。通常的作法是:通过长时间的和用户沟通,整理用户需求书,把需求写成方案。许诺为客户进行“量身定做”。写方案的技术人员不仅要熟悉用户单位的业务很要熟悉自己单位的软件产品和单位的技术实力。但即使如此,软件还是要不停的更改,有的是软件设计的时候没考虑周到,有的则是客户有了新的需求。小的变动很快可以得到解决,但有的需求变化过大,甚至软件最初设计的字段都不够用了,软件的整个框架都要改掉。这是很多软件研发人员痛苦的事,有些小公司招架不了客户提出来源源不断的需求,承受不了后期软件这样大量的维护费用,不得不放弃了后期维护工作。
如果可以实现客户具有软件后期维护能力,则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后期维护对软件开发者所造成的大量工作负担。可是软件研发需要很多专业知识,要熟悉语言的语法、要掌握各种类的使用、要熟悉各种函数、要会算法等等。不是专业的人士是很难掌握的。
这样社会需求与落后的软件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与软件产品的通用性之间的矛盾不断增长、日益复杂。客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是个性化的。我们一线的技术人员要不停的满足客户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研发人员要不停的修改代码。个性化是对软件特性的一个重大挑战,但更大的挑战在于“持续的变革”。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系统架构开发方案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系统架构开发方法,实现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的积木式匹配。通过本项发明,为用户提供的仅仅是系统的框架,而不是一个成品,窗体属性由自己定义,各种构件的属性由自己定义,为各构件的逻辑关系定义一个简单的规则,写到软件的逻辑设定区中。通过软件的使用说明书,使用户很容易就可以掌握功能模块的自主添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一种积木式架构应用于系统开发的方法,用于实现所述系统的灵活调整和自定义修改,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所述系统的架构;
设定构件属性模板;
通过所述构件属性模板向所述系统添加构件。
其中,所述构建系统架构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系统的应用领域设定基础界面;
设置所述系统架构和功能应用端的对应参数;
建立所述系统架构的基础指令系统。
其中,所述设定构件属性模板具体包括:
建立所述构件属性模板和所述系统架构间的逻辑模板;
建立所述构件属性模板的属性配置界面;
设定所述构件属性模板与所述系统架构的对应参数。
其中,所述设定构件属性模板与所述系统功能的对应参数具体为:
设定所述构件属性模板的各个属性选项与所述系统架构间的控制指令模板;
建立所述控制指令的通信信道分配规则。
其中,所述通过构件属性模板向所述系统添加构件,还包括:
实现对所述构件的个性化设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包括若干任务指令用以执行上述的积木式架构应用于系统开发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上述所述的计算机程序。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用以执行前述的积木式架构应用于系统开发的方法的软件及与软件配合的硬件。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因为采用了积木式的系统架构方式,使用户可以自主的对系统功能进行添加,对系统窗口进行调整,实现了后期系统维护和修改的自定义化,提高了系统维护的效率,降低了系统开发人员的后期维护工作量,改善了系统应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积木式架构应用于系统开发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积木式架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4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件升级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自动化药房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