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导光结构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5629.7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0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何佳儒;游智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2B6/00;G02B1/04;G02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引光线传递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型计算机具有轻巧易携带的特性,并且受惠于半导体制程技术的进步,笔记型计算机已有逐渐取代传统桌上型计算机之势。一般市面上的笔记型计算机大多包含有一主机及一上盖。主机内装设了笔记型计算机大部分的电子装置,如主机板、硬盘机、光驱、散热器、电池等等,而上盖则主要用来装设显示器,也会装设天线模块、影像撷取镜头等等其它配件。上盖通常是枢设于主机的后端,以提供使用者掀转上盖来调整显示器相对于主机的角度,且上盖可盖合于主机顶面的键盘上以方便地收纳。主机顶部除了承载键盘及触控板外,还会设置具有多个灯号的指示装置,以显示笔记型计算机主机的运作状况。
为了让使用者能够充分了解笔记型计算机主机的各种运作状况,上述指示装置上各个灯号可分别显示各种状况,例如电源接通或断开、硬盘机读写状况、系统休眠指示、电池或一般电源供电指示、无线网络开启或关闭等等。指示装置通常由多个设置在主机内部的发光组件及多个对应光源的导光柱所组成,目前发光组件大多是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导光柱用于承接发光组件的光线,并将光线导引至主机外,以显示出特定的灯号给使用者观察。因此,导光柱有一部分是埋藏在主机内部,而另一部分则外露出主机的表面。导光柱最常见的设置位置有两种,一种直接装设在主机顶部键盘的后侧,而另一种则装设在主机顶面的边缘。装设在键盘后侧的导光柱于上盖(显示器)盖合时就会被遮住,无法提供使用者实时观察主机的运作状况。其次,装设在主机顶面边缘的导光柱虽然可以由主机侧边观察,而且上盖(显示器)盖合时不会被遮住,但是当使用者在操作计算机时却因为视角的关系无法方便地观察到指示灯号。因此,目前导光柱的配置方式并无法提供使用者在上盖盖合与掀盖 操作两个状况都清楚且方便地观察到指示灯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指示装置在灯号显示上所存在的导光柱的配置方式无法提供使用者在上盖盖合与掀盖操作两个状况都清楚且方便地观察到指示灯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发光组件,该发光组件产生一光线;
一导光组件,设置于该壳体,具有多个对应该发光组件的导光柱,各该导光柱分别具有外露于该壳体且相连接的一第一透光面及一第二透光面,其中各该导光柱接收该发光组件的该光线,并导引该光线分别由该第一透光面与第二透光面射出;及
一盖体,枢设于该壳体一侧,而且盖合该壳体时遮盖该第二透光面。
所述的具有导光结构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导光柱选自热塑性聚氨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一种材质。
所述的具有导光结构的电子装置,其中,各该导光柱还具有:
一第一反射面,对应该发光组件,该光线照射于该第一反射面,并且反射于该导光柱中朝该第一透光面与该第二透光面传递,其中一部分的该光线由该第一透光面射出;及
一第二反射面,对应第一反射面,另一部分的该光线照射于该第二反射面,并且反射朝向该第一透光面与该第二透光面射出。
所述的具有导光结构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面与该第二反射面上分别具有一镀膜,该镀膜选自二氧化钛、氧化钽、二氧化锆、氧化锌、三氧化二钕、五氧化二铌、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铪、氧化铈或硫化锌其中一种材质。
所述的具有导光结构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面与该第一透光面的夹角为45度。
所述的具有导光结构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反射面与该第一透光面的夹角为20度。
所述的具有导光结构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壳体具有一顶板,该盖体盖合该壳体时覆盖该顶板,而且该第二透光面位于顶板边缘。
所述的具有导光结构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壳体具有一连接该顶板的侧板,而且该第一透光面位于该侧板边缘。
所述的具有导光结构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导光组件具有多个定位孔,而且该壳体具有多个固定肋,各该固定肋分别嵌入对应的该定位孔,以固定该导光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光线进入导光柱后会被导引由第一透光面与第二透光面射出,而分别于壳体(笔记型计算机的主机机壳)的侧面与顶面显示灯号,可提供使用者清楚且方便地观察,而不会受限于某些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5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