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压式捏炼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6042.8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顺军 |
主分类号: | B29B7/10 | 分类号: | B29B7/10;B29B7/22;B29B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1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 式捏炼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式捏炼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加压式捏炼机,其混炼室内壁为光滑表面,转子的剪切部位多采用单棱体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光滑表面的内壁与物料的摩擦阻力小,影响剪切效果,生产的再生胶强度差;单棱体结构的转子的剪切效率低;捏炼机本身不具有脱硫功能,物料需经过脱硫罐或其他设备脱硫后才能进入捏炼机,,并且在脱硫过程中需要外部热源加热,设备投入大,生产成本高,消耗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式捏炼机,能有效的增强对物料的剪切力,剪切的同时实现脱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压式捏炼机,包括混炼室、转子、传动机构、混炼室翻转机构、电气控制系统,混炼室内转子的剪切部位为双棱体结构,混炼室内比表面呈凸凹状。
优选的是:所述的混炼室凸凹状内壁为均匀分布的截面为矩形齿或圆形齿状沟槽,该沟槽与转子轴平行。
优选的是:所述的混炼室设有与外部相通的排气通道。
本发明提供的捏炼机将转子的剪切部位设计成双棱体结构,可有效地增强对物料的剪切力。混炼室的内壁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如45#钢,以增强混炼室内壁的硬度。内壁制成凹凸状,可增加物料在内壁与转子间的摩擦力,转子在高速旋转铰拌物料的同时,可使物料迅速升温,达到脱硫温度,从而实现在混炼室内通过机械方法对物料脱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增强对物料的剪切力和摩擦阻力,通过机械方法在混炼室内实现脱硫,无需再设置脱硫设备,既简化生产工艺,又节省能源和设备投入,产出的再生胶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混炼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给出的加压式捏炼机,其混炼室1、传动机构等设置在底座2上,传动机构包括电机3、减速器4、速比齿轮箱5、可使两转子实现相向差速转动。电器控制系统由气控6和电控系统两部分组成,气控系统的双向汽缸7活塞杆连接有位于混炼室内的压砣,压砣在气缸驱动下对物料施加压力。电控系统采用PLC装置,由PLC指令控制双向气缸,是压砣升降,混炼室过载时,电控系统控制压砣自动上浮,可以保护电机。混炼室翻转机构8由制动电机、摆线减速机和环面包络蜗轮副等构成,驱动混炼室绕前转子翻转。加热冷却系统9位一套通用管路,供冷却或加热介质通入混炼室。混炼室内设置的两个转子10,见图4,其剪切部位11为双棱体结构。混炼室内壁采用45#钢制成凹凸状,即内壁为均匀分布,其截面为矩形齿状沟槽12,也可以是圆形齿状沟槽,该沟槽与转子轴平行,见图3。混炼室设置有与外部相同的排气通道13时内气体可通过该通道排出。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将废旧轮胎、内胎等物料粉碎成颗粒状,投入到加压式捏炼机的混炼室内,控制压砣下降到指定的位置,转子开始工作。在转子和矩形齿状沟槽内壁的共同作用下,物料迅速升温,温度升到180℃时,即可实现脱硫。剪切结束后,将混炼室翻转倒出物料,再复位装料,完成一个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顺军,未经刘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6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挤压成型凸字标识的方法
- 下一篇:罐体抛磨机夹紧回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