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草剂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306594.9 申请日: 2007-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1194607A 公开(公告)日: 2008-06-11
发明(设计)人: 马建义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林学院
主分类号: A01N35/04 分类号: A01N35/04;A01P13/00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吴秉中
地址: 311300***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除草剂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草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自1979年氯磺隆开发成功以来,世界除草剂工业便进入了“超高效”时代,特别是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酰胺类、嘧啶水杨酸类等系列超高活性品种的问世,给除草剂新品种开发及化学除草带来了新的革命性变化。与此同时,一些其他系列新品种的开发也十分活跃,如环己二酮类、酰胺类、四取代苯类、吡啶类等。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是继磺酰脲类除草剂上市3年后,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成功的一类高效广谱低毒的除草剂,包括咪唑烟酸、咪唑乙烟酸、咪草酸、咪唑喹啉酸、甲氧咪草烟和甲咪唑烟酸。咪唑乙烟酸是一种用于大豆田的超高效、广谱、内吸除草剂,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但它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在偏碱性条件下降解较慢,易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咪唑喹啉酸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大豆田除草剂,它在美国是一个大吨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品种。甲咪唑烟酸和甲氧咪草烟是近期开发的新品种,前者具有用量低、杀草谱广、残留期短等特点,主要用于芽后防除大豆、花生地禾本科杂草,用量为35-45g/hm2,在土壤中残留期短于咪草烟,对后茬作物如小麦、大麦、黑麦、高粱、向日葵、烟草等安全。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除草剂一样,主要是抑制ALS,从而抑制侧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这类除草剂同样存在残留药害问题。

芳氧苯氧丙酸类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新除草剂,自1975年发现禾草灵具有除草活性之后,迄今为止已有20个品种商品化,如吡氟禾草灵、氟吡甲禾灵、噁唑禾草灵、喹禾灵、噻唑禾草灵等。由于这类除草剂分子中都有1个手性碳原子,各有两种旋光异构体,其中D(-)为高效体,药效比L(+)体高6-12倍,因此,后来又进一步开发其高效异构体-R光学异构体,可以减少用量,如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和精噁唑禾草灵等。近年来开发的主要新品种有喔草酯、炔草酯和氰氟草酯。喔草酯是汽巴-嘉基公司开发的广谱内吸除草剂,可防除大豆、棉花、甜菜、马铃薯、花生、豌豆、油菜和蔬菜地的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匍匐冰草、阿刺伯高粱和狗芽根等,为选择性苗后茎叶处理剂,对作物安全。炔草酯是汽巴-嘉基公司开发的谷物地芽后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野燕麦、看麦娘、黑麦草和狗尾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该品种首次应用于瑞士、南非和智利,现已在50多个国家投入使用,并于2002年8月1日在我国获得行政保护。氰氟草酯是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水稻田除草剂,不仅对各种稗草高效,还可防除千金子、马唐、双穗雀稗、狗尾草、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且对水稻高度安全,各种栽培方式的水稻由苗期到拔节期使用都不会发生药害。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属内吸传导型抑制剂,其作用特点是药剂经喷施后,迅速被杂草茎叶吸收,并传导到生长点以至整个植株,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区,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细胞的生长分裂不能正常进行,膜系统等含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植物死亡.由于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杀草谱广、施用期长以及对后茬作物安全等特点,因此,它在世界除草剂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杂草对这类除草剂也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如冬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长期以来使用的是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喷特、精噁唑禾草灵等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目前已在局部地区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除草剂组合物的技术方案,其生产成本低,除草效果好,且对环境影响小,对人体安全,对后茬敏感作物无影响并解决现在除草剂的抗药性问题。

所述的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总重量5-25%的活性组份,该活性组份为符合通式I的单一化合物或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通式I

其中:

R1为氢基,羟基,甲氧基;

R2、R3、R4为氢、羟基、低级烷基、低级烷基取代的1-戊烯。

所述的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合通式I的化合物具体为: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3,4-二羟基苯乙酮、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2-羟基-2-环戊烯-1-酮、3-甲基-2-环戊烯-1-酮、3,4-二甲基-2-羟基-2-环戊烯-1-酮、3-甲基-2-甲氧基-2-环戊烯-1-酮、3-甲基-4-羟基-环戊烯醇酮、3-甲基-5-羟基-环戊烯醇酮、3,4-二甲基环戊烯醇酮、4-羟基-3-乙基-2-环戊烯醇酮、5-羟基-3-乙基-2-环戊烯醇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林学院,未经浙江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6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