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滚筒磁选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7237.4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4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邦文;李保卫;赵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1/10 | 分类号: | B03C1/10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10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滚筒 磁选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滚筒磁选机,属于矿山机械领域。
二、背景技术
湿式滚筒磁选机广泛用于微细磁性颗粒的选别或去除,一般由滚筒、磁系、槽体、料箱、传动装置等组成,其结构简单,处理量大,磁系极性交替排列,使磁性颗粒在选别过程中产生翻转现象,有利于排除夹杂提高磁精矿品位。但在分选强磁性颗粒时,如果分散不好或不充分,容易出现磁包裹、夹杂脉石现象,影响磁选精矿的品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磁选机设计或磁选工艺上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例如,在槽体下部引入喷水管,疏散和搅拌矿浆(《磁电选矿》,王常任,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在滚筒内表面沿轴向布置软磁条,引导磁力线(实用新型专利CN2323874Y);对矿浆进行超声波预处理,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破坏磁性矿粒与脉石的团聚(《国外金属选矿》,2002.10:33),提高磁选效率。超声波预处理可以提高磁精矿品位,但由于与磁选作业独立,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超声波处理后的强磁性矿粒在进入磁选机前有一段停留时间,仍然有机会团聚并夹杂脉石。此外,磁性颗粒吸附在滚筒表面后,形成磁链,也会造成磁包裹。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磁性矿粒分散和选别作业同步,促进磁性颗粒与脉石解聚,有效减轻了磁包裹、脉石夹杂现象,提高精矿品位、收率的超声波滚筒磁选机。
技术解决方案:本发明包括滚筒、槽体、磁系,在滚筒内磁系的磁极间隙处或槽体下表面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其辐射面朝向槽体,超声波换能器通过传输线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
超声波换能器为压电式或磁致伸缩式,工作频率为10~150kHz。
磁系为永磁系或电磁系。
本发明所述的磁系由磁极和磁轭组成。磁极可以是永磁体,如锶铁氧体、钕铁硼磁体,也可以是电磁体。磁极用螺栓固定在磁轭底板上,磁轭用电工纯铁或硅钢制造。磁系固定在滚筒内,沿滚筒底部圆周角布置,相邻磁极N极、S极交替。
所述的槽体可以是顺流式,也可以是半逆流式。槽体底板与滚筒表面的间距为15~80mm。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是超声波的发射装置,其作用是向槽体辐射超声波,在矿浆中产生超声波空化作用,促进磁性颗粒与脉石解聚。
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信号,通过传输线输入超声波换能器,借助电能-机械能转换,产生高频机械振荡即超声波。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在线布置,也可以离线布置。
本发明通过在磁系的磁极间隙处和槽体下表面安装超声波换能器,向槽体辐射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对进入分选区的矿浆进行在线分散,有效减轻了磁包裹、脉石夹杂现象,提高了精矿的品位、收率。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为顺流式超声波滚筒磁选机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为半逆流式超声波滚筒磁选机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本发明包括滚筒1、磁系2、槽体3、超声波换能器4、超声波发生器5。滚筒1采用双层无磁不锈钢,由传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固定在支架上;磁系2为电磁系,由磁极、励磁线圈和硅钢磁轭构成。励磁线圈缠绕在磁轭上,电流由导线从滚筒轴端一侧引入,磁极采用铁钴合金,用螺栓固定在磁轭端部,相邻磁极极性交替。磁系包角105°,磁系偏角18°,磁极数5个;槽体3采用顺流式,其工作区域用无磁不锈钢板制造,其他部分用普通钢材焊接。槽体3底板与滚筒1表面的间距为60mm;超声波换能器4设置在滚筒1内磁系2的磁极间隙,换能器相互并联,沿滚筒轴向排列,其辐射面朝向槽体3,且与滚筒1内表面间距2mm。超声波换能器4选用磁致伸缩换能器,频率为50kHz,功率为40W;超声波发生器5安装在给矿箱下靠近滚筒1侧面,把高频电信号输入磁致伸缩换能器,在换能器中,交变电场转变为交变磁场,作用于磁致伸缩材料,产生高频机械振荡即超声波。超声波发生器5额定功率为2kW,10~100%连续可调。
本发明工作时,滚筒1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开启超声波发生器5,超声波换能器4通过滚筒皮向槽体3辐射超声波,矿浆从位于滚筒1左侧的给矿箱进入槽体3,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均匀化,磁性矿物被磁系2吸在滚筒1表面,随滚筒1旋转,并多次翻转,脱离磁场作用区后,在自重及冲洗管的冲洗下流入精矿箱。非磁性物质不受磁系作用,沉淀到槽体底部,从尾矿口排出。多余的矿浆从尾矿口右侧的溢流口排出,维持液位稳定。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72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