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削皮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0121.1 | 申请日: | 200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1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海 |
主分类号: | A47J17/00 | 分类号: | A47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永红;李彩辉 |
地址: | 233000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削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刀具,尤其指一种将瓜果等削皮的手持刀具。
背景技术
通常,人们用普通削皮刀给瓜果削皮时,需手持刀柄,将刀刃紧贴瓜果表皮,稍用力推动刀片,慢慢地将瓜果表皮削去。这种削皮方法削皮速度较慢又费力,而且刀具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种水果削皮器,它将水果固定在一个伸出的叉子上,然后使刀具紧贴在水果表面上,刀具与弹性器件相连,使刀具对水果表面具有一定压力,然后转动叉子后面的曲柄,使水果旋转,在旋转的同时,压在水果表面刀具随之将果皮削去。这种削皮器虽然比手动削皮方便,但是体积较大,不方便随身携带。而且,该削皮器适用的水果品种有限,又不具备挖切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削皮快捷省力、多功能且便于携带的自动削皮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削皮刀包括把手和切削刀片。把手的一侧设有圆孔,圆孔里面装有轴套。垫板位于把手的外侧,通过轴套与把手转动连接。垫板上设有支承孔座,切削刀片滑动连接于该支承孔座。把手内设有电机,电机轴前端为偏心轴,偏心轴从轴套中伸出,偏心轴与传动装置滑动连接,传动装置与切削刀片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内部设有长方形凹槽,偏心轴的顶部位于凹槽内。所述长方形凹槽的短边与切削刀片的纵向平行,且短边的长度小于偏心轴旋转所成外圆周的直径。
所述切削刀片具有锯齿形刀刃。
所述切削刀片为长方形,中间具有长条形的槽,槽的两侧为两个锯齿形刀刃。
所述把手内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下部设有弹簧,定位杆的上部连接有定位销。在把手上靠近圆孔的旁边设有定位孔,在垫板上与该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也设有相应的孔,定位销从定位孔中伸出。无论刀片是否打开,都可通过定位销对垫板定位,防止其转动。
所述垫板为外形为剑形刀片形状,两侧具有刀刃,前端具有刀尖。垫板中间开有长方形槽,槽两端设有支承孔座。
所述把手内设有电池,电池通过电线与电机电连接。
本自动削皮刀不使用时,刀片位于把手外的侧壁上,刀片整体位于所述侧壁外沿的内部。将刀片盖盖在把手上,可将刀片和传动装置覆盖在刀片盖的腔体内。
当对瓜果削皮时,先将刀片盖取下,拨动定位杆,然后将垫板带着切削刀片绕轴套转动180度,手持把手,这时刀片向外打开伸出。将切削刀片的刀刃紧贴在瓜果表面上,推动开关,电机通电后带动偏心轴转动,偏心轴带动传动装置作往复运动,传动装置又带动切削刀片作往复运动,即可将瓜果表皮削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技术上较现有的普通水果刀和厨房用削皮刀具有明显改进,可方便地用于瓜果削皮,削皮均匀、快捷、省力。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垫板前端的刀尖及其刀刃仍具备和普通刀片相同的挖切功能,可用于瓜果的剖切及其尾端或疤痕等处的剔除。另外,该自动削皮刀不用时可折叠收起,并有刀片盖盖住,更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削皮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削皮刀刀片打开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削皮刀刀片打开后的形状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削皮刀的切削刀片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削皮刀包括把手1、垫板5、切削刀片2和刀片盖3。把手1的一侧设有圆孔4,圆孔4内装有轴套13。垫板5位于把手1的外侧,通过轴套13与把手1转动连接。垫板5上设有支承孔座6,切削刀片2滑动连接于支承孔座6。把手1内设有电机7,电机轴前端为偏心轴8,偏心轴8从轴套13中伸出,偏心轴8与传动装置9滑动连接,传动装置9与切削刀片2的一端固定连接。
垫板5中间开有长方形槽,槽两端设有与垫板表面垂直的两个支承孔座6。切削刀片2两端向下弯曲,弯曲的端部具有圆孔。将铆钉19从切削刀片2一端的圆孔中穿过并与切削刀片2固定连接,然后再由外向里穿过垫板5前面一个支承孔座,铆钉与该支承孔座可相对运动。将螺钉20从垫板5后面的一个支承孔座的圆孔和切削刀片2另一端的圆孔中穿过,将切削刀片固定在传动装置9上,螺钉尾端与该支承孔座可相对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海,未经李永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