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刚性架体的防震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0254.9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0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新财 |
主分类号: | F16M7/00 | 分类号: | F16M7/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防震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刚性架体的防震平台,尤指一种适用于高负荷、高避震等场所的具刚性架体的防震平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对精密度未特别要求的工厂,震动能量对于机器的运转、及对产品的良率并不会造成特别的影响。然对于现今较先进的高科技领域而言,震动对机台所产生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其会影响机台上机器所生产的产品良率,进而影响产品的成本。
例如在电子组件如晶片厂的晶片、或面板厂的液晶面板制造过程中,便严格要求震动能量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万一超过该震动能量的限制范围外,对于机台本身的运作及产品的良率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故在高科技产品的领域中,对于震动的防制乃极为重要。另上述的高科技产品,其生产的机器为讲求效率也愈来愈大,如面板厂现已发展至7.5代或更高,就该生产机器的体积而言极为庞大,而供该等机器摆放的平台当然也需承受高负载。
然而现今的抗震平台结构设计中,一般并无法同时达到高负荷、高避震的需求,而在有些具有较佳抗震效果的机台结构中,却有负载不够、或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高的缺失,并非十分理想。
创作人本着积极创作的精神,并以从事本行业多年累积的深厚经验,不辞花费许多心力及金钱,经过不断地实验后,终于完成此项嘉惠世人的「具刚性架体的防震平台」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刚性架体的防震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刚性架体的防震平台,其包括有:一底座、一支撑框架、及一平台。其中,底座是包括多数刚性架体,每一刚性架体具有多数钢梁、至少一下斜支架、及多数直立支架。该多数钢梁是沿纵横方向等距设置,且每一钢梁包括有一上板、一直立板、及一下板,该多数直立支架是等距夹设于每一钢梁的上板、直立板、及下板之间。该至少一下斜支架则是斜向水平对角夹设于每一刚性架体的两相邻直交的多数钢梁的下板上。
至于支撑框架是固设于该底座的每一钢梁的上板上,支撑框架并包括有多数横支撑架、及多数纵支撑架,该多数横支撑架、及该多数纵支撑架是对应固设于底座的每一钢梁的上板上。
另上述的平台是包括一底板、及一钢筋混凝土座体。该底板是固设于支撑框架上,该钢筋混凝土座体则固设于该底板上,并包括有一承置框架、至少一钢筋网、一混凝土、及一环氧树脂(EPOXY),其中,该环氧树脂是组设于该钢筋混凝土座体的顶面。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由钢梁固设而成的底座、及支撑框架不仅可承受高负荷,且通过由平台的钢筋混凝土座体顶面所组设的环氧树脂,也可吸收高震动能量。
此外,上述底座的每一刚性架体可更包括有至少一上斜支架,其是斜向水平对角夹设于该每一刚性架体的两相邻直交的该多数钢梁的上板,俾可提高整体底座结构的钢性、及强度。又,该至少一上斜支架与该至少一下斜支架是可呈交错、或平行排列,皆可提高底座整体结构的钢性、及强度。
另外,上述的支撑框架还包括有多数斜支撑架,其是对应固设于该多数上斜支架上,因而形成一蜂巢式的支撑框架,可提高支撑框架整体结构的钢性、及强度。
再者,上述支撑框架的该多数横支撑架、及该多数纵支撑架是可为多数扁钢,该多数扁钢是垂直固设于底座的每一钢梁的上板上,可提高支撑框架与底座结合的整体结构的钢性、及强度。
此外,上述平台的钢筋混凝土座体内所容设的至少一钢筋网是可包括二、或三、或四钢筋网,其是等间距上下平行组设于该钢筋混凝土座体内,通过以增加钢筋混凝土座体的钢性、及强度。
另外,上述平台的钢筋混凝土座体内所容设的承置框架是包括多数横架、及多数纵架,并呈交错排列。又,该多数横架、及该多数纵架是可为多数扁钢,该多数扁钢可呈直立交错固设排列,俾增加钢筋混凝土座体的钢性、及强度。
再者,本实用新型可更包括多数衬垫,其是视地面水平的需求而组设于底座的该多数钢梁的下板下,可用以调整维持整体底座的水平。
此外,上述的支撑框架是可采用焊接方式而固定于底座的上板上。又,上述平台的底板是可为钢板、或其它等效的平板,其也可采用焊接方式而固定于支撑框架上。另上述平台的钢筋混凝土座体的承置框架也可采用焊接方式而固定于底板上。
另外,上述的多数钢梁是可为四支H型钢梁,而上述的至少一下斜支架是可为至少一角钢,多数直立支架是可为多数扁钢,通过以增加整体防震平台的钢性、及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抗震平台结构设计,同时达到高负荷、高避震的需求,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新财,未经黄新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2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