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导热管封口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0483.0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9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阮庆源;张昆荣;林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导热 封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导热管封口,尤其涉及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导热管封口的改进的导热管封口。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导热管A10、B10在封口时,或者将导热管两侧夹死,或者将导热管A10、B10两端的封口设为渐缩状或半圆状外型。现有技术的这种方式在使用中具以下弊端:
1、现有技术的导热管A10、B10的使用,均局限于对导热管A10、B10中间段的杆身A11、B11的使用,如果要平贴于欲散热的对象,则还需要依靠其它对象来传递热量。
2、现有技术的导热管A10、B10的封口方式会造成可使用的导热管A10、B10的杆身A11、B11的比例缩减,这样不仅增加成本,还使得导热管A10、B10的无效段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导热管封口,希望借此设计,提供一种更优于现有技术的导热管的封口方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改进的导热管封口,主要为一导热管,该导热管为一中空状金属管,且两侧设有封口部,该封口部为一平面,可直接贴合于欲散热对象的平面。这样,不仅便于使用,还增加了导热管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导热管封口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导热管封口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导热管封口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导热管封口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导热管封口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导热管封口主要包括为一导热管10,该导热管10为一中空状金属管,且管身11的两侧设有封口部12,该封口部12为一平面,可直接贴合于欲散热对象20的平面,这样不但便于使用,更增加导热管的实用性。其中,该导热管10的管身11可根据需求设为各种长度,并可根据欲散热对象20的设计而设为其它几何外型。
参阅图4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导热管封口的导热管10在使用时,将导热管10的封口部12平贴于欲散热对象20上即可,该导热管10a、10b、10c可根据需要将管身11a、11b、11c的两侧或一侧的封口部12a、12b、12c设为平面使用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导热管封口在实施上具以下优点且更优于现有技术的导热管A10、B10的封口方式:
1、现有技术的导热管A10、B10的使用,均局限于对导热管A10、B10中间段的杆身A11、B11的使用,如果要平贴于欲散热的对象,则需要依靠其它对象来传递热量;而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导热管封口的导热管10在使用时不仅管身11可根据一般情况使用,且该导热管10的管身11的两侧均为平面,可直接贴合于欲散热对象20上,从而不仅增加了实用性,还增加导热管10的使用方式。
2、现有技术的导热管A10、B10的封口方式造成可使用的导热管A10、B10的杆身A11、B11比例缩减,这样不仅增加成本,更使得导热管A10、B10的无效段增加;而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导热管封口的导热管10不仅管身11可根据一般情况使用,而且导热管10的管身11的两侧也可使用,因此不仅不会增加导热管10的无效段,反而增加导热管10的整体利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丽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防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强力油雾润滑装置的四列圆柱滚子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