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运动健身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0849.4 | 申请日: | 200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5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宋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耀明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M9/02;B62J1/00;B62J39/00;B62K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运动 健身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运动健身自行车。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运动健身器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传统的健身器材一般在室内使用,人们无法在运动健身的同时享受户外的新鲜空气和自然美景。这些器材同时还占用了室内的大量空间。于是,简单、实用、轻便的运动健身器材就成为人们十分迫切的需要。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自行车王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自行车及最多的自行车使用者。但是多年来,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没有多大的变革,社会迫切需要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多样的自行车,
人们所使用的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伴随着交通的高速发展,私家车的迅速普及,自行车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其使用率在不断降低。但作为一种相对于私家车来说环保、节能、方便停靠,对使用者要求较低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依然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所以,在不少家庭中使用率不高的自行车,闲置时占用的空间就存在着矛盾。人们希望有一种在存放时体积更小的自行车。
同时,人们在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自己出发或到达的地点同公共交通所能提供的站点间或换乘站点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果这段距离采用步行的方式同样要占用出行者大量的时间,改善的办法一是公共交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是出行者随身携带一种用来代步的交通工具。目前社会上出现几种款式的折叠自行车,折叠方式不尽相同,但缺点是,有的车折叠机构不简捷,折叠时费时费力;有的车折叠形式有缺陷,车折叠后未形成一个优化的体积;同时,目前还缺乏多功能的可运动健身的折叠式自行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轻便,多功能的可在户外使用的运动健身器材——可折叠运动健身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可折叠运动健身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车把、车座、脚蹬、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它的主骨架是由前轮支撑架、后轮支撑架、上横梁和下横梁组成的一个梯形结构。其中,梯形中的前轮支撑架和后轮支撑架各为一根整管;前轮支撑架同上横梁为固定式连接,其余三个连接点为铰链式连接,下横梁为两截的可折叠结构,两截之间为铰链式连接。
后轮支撑架上部连接有一个三角形的车座支架。车座支架由可伸缩套管、套管连接件及车座连接件组成。可伸缩套管包括一个外管和一个可在外管中伸缩的内管。可伸缩套管的内管顶端安有车座。车座连接件把内管和后轮支撑架连接在一起,连接处均为铰链式连接。套管连接件一端套箍在后轮支撑架上,另一端和可伸缩套管的外管底端铰链式连接。
可折叠运动健身自行车具有高效的传动系统,由二级链轮传动系统组成。它包括一个主动链轮、一个传动链轮和一个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传动链轮间、传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间均由链条链接传递动力。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运动健身自行车,作为一种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折叠便携式自行车,它包含了传统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基本功能,同时结合了自行车的优点和普通健身器材记时、记速、记里程的功能,是一种全新实用的与休闲相结合的运动保健产品。它重量约4.5公斤,展开及折叠时间仅用5秒钟。并具有全新的传动及制动系统,保证了车轮体积小情况下的正常运动速度,结构简单紧凑,制动更安全。小巧美观,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同时,在短途出行时,可以作为运输工具使用,解决了公交站点达不到的距离和路段的代步问题。闭合式链轮箱的设计,使所有的传动组件都封闭于其中,有效避免了在使用、搬运过程中链轮、链条上的润滑油对使用者皮肤的污染。圈式刹车片制动系统,简化了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运动健身自行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横梁中间可折叠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前轮的剖视图;
图4为车把的剖视示意图;
图5(1)为车把打开状态时的自行车示意图;
图5(2)为车把折叠状态时的自行车示意图;
图6为闭合式链轮箱打开状态时自行车传动部分的示意图;
图7为自行车折叠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耀明,未经宋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8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腰枕
- 下一篇:电缆射孔三闸板液动防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