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筒的保护工件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145.9 | 申请日: | 200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5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庄嘉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嘉琼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B25B13/58;B25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保护 工件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套筒工具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套筒的保护工件构造。
背景技术
在习知技术中,TW第088216148号新型专利前案中所公开的「套筒构造改良」,其主要的技术内容就是在传统的套筒外侧穿套一非金属的护管,以及于套筒内部的嵌合孔中埋设一非金属的护套,用以隔离传统套筒的金属表面与工件表面,以藉该护管的设置提供保护作用以在旋锁或旋退时避免工件边缘端面或表面刮伤、磨损。
该新型专利前案固得达成其所诉求的功效,惟,创作人发现其技术内容仍非完善,而无法达到较为理想的保护效果,为此,创作人据先前开发研究的经验对之再为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完成,为确实保护开发研究的成果,爰依专利法的规定提起本案的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的保护工件构造,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达到可确实保护工件不受摩擦损伤表面的效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筒的保护工件构造,包含有:
一套筒,具有一柱状本体,及一自该本体柱轴一端往内凹伸的的与工件几何形状相配合的嵌接孔,一端壁,位于该嵌接孔的延伸末端的对应位置上;其特征在于:
一球室,凹设在该端璧上,并与该嵌接孔相连通;
一非金属球体,其一部分嵌置在该球室中,另一部分则位于该嵌接孔中。
其中,该球体嵌置于该球室中的一部体积大于伸出于该嵌接孔中的另部分体积。
其中,该球室位于该端壁上的开口孔径小于该球体的直径。
其中,该球体是以橡胶制成的。
其中,还包含有一非金属套管,同轴穿套在该本体柱轴一端的周侧上。
其中,一对用以将该套管定位于与该本体套接状态上的彼此相对卡接且呈凹凸互补的定位体,分设在该套管与该本体的相向端面上。
其中,该套管的内径大于该本体的外径,该套管可转动地连接在该本体上。
其中,该套筒还包含有一自该嵌接孔延伸端末同轴往内延伸的轴孔,一柱状卡体,同轴卡接在该轴孔中,且其一端端末与该嵌接孔相邻接,该端壁位于该卡体的一端端末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达到了保护工件不受摩擦损伤表面的效果。
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两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3-3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4-4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端视图,是显示套筒未作动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端视图,是显示套筒与螺帽卡接时的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沿图7中8-8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套筒的保护工件构造10是由一套筒20、一球室30、一球体40、一套管50以及一对定位体60、61所组成。
该套筒20具有一适当外径的柱状本体21,一六边形嵌合孔22自该本体21柱轴一端往内延伸适当的深度,一轴孔23自该嵌合孔22内侧孔璧同轴往内延伸而成,一大致呈柱状的卡体24则同轴嵌设于该轴孔23中,一端璧25位于该卡体24柱轴一端端末上而与该嵌合孔22相邻,更进一步地说,该套筒20为TW第094131818号发明专利前案中所揭露的具体技术内容。
该球室30自该端壁25往内凹伸适当的深度,并使该球室30内部的内径大于该球体40的直径,及其位于该端壁上的开口孔径则小于该球体40的直径。
该球体40由橡胶等非金属材料所制成,并以一部分嵌置于该球室30中,另一部分则自该球室30的开口伸置于该嵌合孔22内,并通过该球室25内部的较大空间而允许该球体40适度转动,及该球室25开口的较小孔径以拘束该球体40于转动时不会脱出该球室25外侧,并可进一步使该球室25的深度大于该球体40的半径,用以使该球体40伸出于该嵌合孔22中的其他部分体积小于嵌置于该球室30的部分体积。
该套管50是以塑胶等非金属材料所制成的管状物,而具有与该本体21柱轴一端外廓相仿的形状,并使内径略小于该本体21对应部位的外径,从而容许该套管50可于该本体21上转动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嘉琼,未经庄嘉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1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