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警示功能的点滴瓶吊挂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180.0 | 申请日: | 200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86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月梅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G08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示 功能 点滴 吊挂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警示功能的点滴瓶吊挂装置,尤指具警示功能的点滴瓶吊挂容器达。
背景技术
习式为知悉吊挂于点滴架上的点滴瓶是否到达更换或防止病患静脉血流逆流至点滴管内,才出现各式不同的警示装置。如以机械式的簧力控制警示信号(如公告第CN2188389Y号:医用点滴快滴完警示装置);藉设于点滴瓶的瓶口内基座所设的主、副针,以控制点滴瓶内药剂液面高度是否达到断电的功能,来控制警示信号(如中国专利号第CN2204173Y:点滴安全警示装置);抑或,以一内面具感知器的夹具来夹持浮标,以感知浮标下降至一固定处,再控制警示信号(如公告第CN1429630A号:点滴注射预警装置)产生,达到周知病患、看护及医护人员作后续的医疗处理。
前述的机械式的簧力控制除较为笨重外,其余的点滴警示装置结构附件,均须先拆卸旧有再按装于新的点滴瓶上,在便利上,可谓大打折扣。
因此,本创作人有感上述缺失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警示功能的点滴瓶吊挂容器,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达到便利于点滴瓶置放与取出的实用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具警示功能的点滴瓶吊挂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容器,其为底部具底座的围体,该容器的一侧具一缺槽,顶部具有横置的挂耳,底座具有一容室,该容室具有一或多个与底座相连通的指示灯穿槽及一电源线的穿槽;
一警示装置,固定在容室内,其包括一电路板,电路板上包含有用于检测容器内点滴瓶液面以驱动指示灯显示的检测器、以及指示灯及电源线。
其中,围体侧壁具有一或多个检视孔。
其中,该容室具有一个内通围体的检测孔。
其中,警示装置的电路板上具有蜂鸣器。
其中,警示装置的电路板上具有可与护士站监控室收讯器沟通的发讯器。
其中,警示装置的电路板上具有语音IC芯片。
其中,警示装置的电路板上具有直流蓄电电池。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检测器检测到容器内的点滴瓶液面近完毕,便可驱动指示灯显示,以周知病患、看护及医护人员作后续的处理,进一步确保了病患的安全,便于当事者能作后续的处理。
为使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功能及作用能有深入的了解,特列举一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介绍本实用新型,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1至图3,图中揭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警示功能的点滴瓶吊挂容器,其至少包括一容器1及一警示装置2;其中,容器1为底部具底座11的围体12,该容器1的一侧具一缺槽13供点滴瓶3的点滴管31穿入,便利让点滴瓶3能置放/取出于该围体12内,该容器1的近顶部横设有挂耳14,可吊挂于点滴架4的挂勾41上,于容器1的底座11具有一容室111,该容室111具有至少一个内通围体12的检测孔112与外通底座11的指示灯穿槽113及电源线穿槽114;警示装置2则固设于容室111内,其在一电路板21上设有至少一检测器211(例如公知的包含对照式或反射式的光电检测器)、至少一指示灯212及一电源线213;藉检测器211检测到容器1内的点滴瓶3液面近完毕,以驱动指示灯212显示,能达到周知病患、看护及医护人员,作为更换点滴瓶3或拆除点滴瓶3的依据,以及确保病患安全的目的。
前述围体12具有至少一个纵向的检视孔15,供病患、看护能直接目视检知点滴瓶3内的药剂用量;又,容器1为透明材质,则无需设立检测孔112与检视孔15。
其次,警示装置2的电路板21上具有蜂鸣器(图未示),于检测器211检测到容器1内的点滴瓶3液面近完毕,以驱动蜂鸣器鸣叫,能让病患、看护及医护人员迅速得知;又,该警示装置2的电路板21上进一步具有发讯器(图未示),且护士站的监控室具有收讯器(图未示),于检测器211检测到容器1内的点滴瓶3液面近完毕,以驱动指示灯212显示,而不失原有周知相干人等的处理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月梅,未经张月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