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祛水器的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221.6 | 申请日: | 200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6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江银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银权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F16T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祛水器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祛水器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锅炉等各种蒸汽产生系统所产生的蒸汽,因为燃烧效率、蒸汽管路中的热能损失等各种因素,无可避免的在蒸汽中必然含有部份水份,而蒸汽中含水量的多寡不但决定蒸汽作功的效率,且水份与不溶解物质也将对蒸汽产生系统中的过热器、管路与各种机件产生积垢甚至腐蚀转动部份等情形,对于蒸汽产生系统的使用寿命及其蒸汽效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各种蒸汽管路系统中大都装设有祛水器等汽水分离装置,以降低饱和蒸汽中的含水量。
典型的蒸汽祛水器是如本案申请人前申请获准的中国台湾公告第517819号专利案(下称引证案),如图5所示,引证案的主要构成特征是包含有一长形壳体80,所述的壳体80的入口端81至出口端82,其内部由一入口孔道83,一较大孔径的缓冲孔道84与一更大孔径的组件组装孔道85,构成贯通的阶级孔道;所述的组件组装孔道85内至少组装一流孔塞86,与锁固有一出口塞87来限定流孔塞86;所述的流孔塞86其相对缓冲孔道84端是形成锥形头88,而另一端则形成内凹槽89,且塞体内部是形成为一小流孔90,使内凹槽89与缓冲孔道84贯通;又所述的出口塞87是以内部开设的细流孔91来与流孔塞86的内凹槽89贯通;俾蒸汽冷凝水由入口端81进入,从出口端82排出的连续过程,通过入口孔道83、流孔塞小流孔90与出口塞细流孔91的多阶流孔群,配合缓冲孔道84与流孔塞内凹槽部89的多段流质膨胀缓冲,乃使蒸汽达到几乎不泄漏的效益;且活动式流孔塞86在组件组装孔道85内允许替换组装的作用,更能在机能条件变化时,符合机动性要求,与更利于通道畅通的维护与保养。
为避免蒸汽与冷凝水相互混合的气、液二相流体中所携带的各类不溶解物质(例如给水本身所含有的碳酸钙、硫化物、氧化铁等化学物质或燃油、滑油渗入物或管路产生的锈蚀铁质等各类杂质),堵塞细小孔径的流孔群,因此在祛水器壳体80的入口端81是联接一侧接形管接头92,以便于其侧接端93内安装一过滤器94,所述的过滤器94是一两端均呈开口的中空管,管内覆盖有一滤网95,而管壁上则开设有多数个细小的滤孔96,以滤除二相流体中的各类杂质,经过滤后的二相流体再由各滤孔96流入祛水器壳体80内。
现有技术中,所述的过滤器94的入口端是抵靠在侧接形管接头92的限止壁面上,而其出口端则是利用一螺纹式管塞97予以支撑与封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必须旋开管塞97,取出过滤器94进行清洁维护工序,以保持其一定的过滤效果。惟因蒸汽管路系统中的饱和蒸汽具有相当高的蒸汽压力与温度,如果在不停炉的情形下径行拆卸管塞97,则高温高压的蒸汽将从侧接端93被开启的开口处高速冲出,产生一所谓的“气爆”情形,极可能灼伤工作人员,对于工作人员产生人身安全上的严重威胁。因此,现有过滤器94的清洁维护工序必须在锅炉停炉时才能施行,工作人员在拆拆开管塞97后,必须取出所述的过滤器94进行人工清洁,不但清洁效果较差,且操作上也有其不便性;而且在停炉时管路中仍残留有高温高压蒸汽,尚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素,所以仍须小心施行拆卸过滤器94的工序。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蒸汽祛水器的过滤装置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蒸汽祛水器的过滤装置,其在施行清洁过滤器的工序中,无须拆卸任何构件,而可有效杜绝上述的″气爆″现象,并可防止工作人员接触高温高压蒸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蒸汽祛水器的过滤装置,其不论在锅炉开机或停炉时,均可依工作人员选择的时机施行清洁过滤器工序,不受停炉的限制,而能常态性保持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以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蒸汽祛水器的过滤装置,其可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对过滤器施行清洗工序,清洗后的杂质随同蒸汽由一排污管排放外界,其清洗效果远优在传统的人工清洁方式,更能常保过滤器具有如同新品的过滤效果,并可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蒸汽祛水器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接形管接头,其两端分别连接蒸汽管路与所述的蒸汽祛水器,其具有一侧接端;一设置在所述的侧接端内的过滤器;一锁固在所述的侧接端的阀体,支撑与固定所述的过滤器,且其内部形成一阀口以及一与所述的阀口连通并扩大直径的阀室;一阀杆,开启或封闭所述的阀口,所述的阀杆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且其内部形成一通过所述的通孔与所述的阀室连通的流体信道,所述的流体信道是连接至一排污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银权,未经江银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