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桌板结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243.2 | 申请日: | 200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54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必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必宗 |
主分类号: | A47B3/06 | 分类号: | A47B3/06;A47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桌板结合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且拆组简易,又具稳固卡掣限制效果的桌板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参照图8,为现有的桌体结合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一桌板1、一桌座2与数个木销3;所述的桌板1上在四端角处分别设有一圆槽4,而所述的桌座2也在相对应的四端角处分别设有一圆槽5,利用所述的些木销3插放置在桌座2的圆槽5后,再将桌板1的圆槽4对准木销3,即可使桌板1结合在桌座2之上。
所述的现有结构在实用上仍有多处缺点,因所述的结构的结合是利用木销3配合组接,故其装配后的结合强度有限,有着结构不稳固的缺点。
再者,在搬运桌体时,桌板1四周为较佳的施力点,故当施力上抬所述的桌体时,所述的桌板1容易自所述的桌座2上方掀开,造成木销3与桌板1(或桌座2)脱离的缺点,搬运动作上相当危险。
除此之外,所述的桌板1受到横向力量的碰撞时,木销3容易因受到剪力而断裂,造成桌体结构损坏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想排除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所遭遇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板结合结构,使结合牢固,搬运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桌板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一本体,其上突设有至少一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具有一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的外伸端环设有一卡掣部;所述的卡掣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的连接部的外径;一第二本体,其上开设有至少一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具有一供所述的卡掣部穿伸的开放端,且所述的限位槽具有一连通于开放端的限位端,且所述的开放端的内径大于限位端的内径,所述的限位端是供容置所述的连接部,并产生相对的限位滑移关系。
所述的第一本体上突设有二限位件,而所述的第二本体上开设有二限位槽。
所述的限位件是呈圆形阶梯柱状。
所述的限位槽是设呈水滴形状。
所述的第一本体是固设在桌体的墩部上,而所述的第二本体是固设在桌体的板部上。
所述的第一本体是固设在桌体的板部上,而所述的第二本体是固设在桌体的墩部上。
所述的第一、二本体上是开设有多数结合孔以供结合在桌体上。
所述的桌体相对于所述的第二本体限位槽的位置,还挖设有一容槽以供容纳所述的限位件的卡掣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桌板结合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本体上突设有限位件,而第二本体上开设有限位槽,不仅结构简单,更具有拆装简易的优点,还可达到良好稳固的卡掣限制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桌板结合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本体可依需要而设有至少一限位件,而所述的第二本体则可配合第一本体开设相同数量的限位槽,为一极具产业利用性的设计。
3.本实用新型的桌板结合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选择性的固设在桌体的墩部或板部,都可达到相同的功效,为一可降低生产成本的模块化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桌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8为现有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桌板;2-桌座;3-木销;4-圆槽 5-圆槽;10-第一本体;11-结合孔 12-限位件;13-连接部;14-卡掣部;20-第二本体;21-结合孔;22-限位槽;23-开放端;24-限位端;90-桌体;91-墩部;92-板部;93-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下: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固设在桌体90墩部91与板部92之间的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其中:
所述的第一本体10是呈一长方形板状且固设在桌体90的墩部91,所述的第一本体10上是开设有多数结合孔11以供结合在桌体90的墩部91。其结合方式并非本案的特征,故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必宗,未经刘必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球连接脊柱内固定系统-椎板钩
- 下一篇:修枝机的安全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