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升降环吸油烟灶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475.8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4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其明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4308浙江省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升降 油烟 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炉灶配套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升降环吸油烟灶具。
背景技术:
现在的燃具不管是单灶使用还是双灶使用时,普通吸油烟装置都是一样的开启,造成耗费较多电力,且人们使用的吸油烟装置在自然状态下吸风孔始终开启,以及通常只设置一个吸风孔的缺陷,由此可能导致三个问题,一是使油烟容易随空气倒流,而对厨房形成二次污染,二是污物容易堵塞吸风孔,造成使用效果的下降,三是一个吸风孔不利于高效吸油烟。申请人在2006年4月27日提交了申请号为“200620113192.8”,名称为“一种自动升降环吸油烟灶具”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详细阐释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申请要求该申请的优先权,原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和主要技术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中继续有效或引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无二次污染、省电且使用效果好,吸风孔不易堵塞的自动升降环吸油烟灶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升降环吸油烟灶具设置有环形吸气环,环形吸气环设置在灶盘的四周上端,环形吸气环的下方开口与吸气装置相通,环形吸气环内侧设置有吸风孔,吸风孔环布在环形吸气环内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形吸气环呈扁环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吸风孔呈弯曲的跑道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形吸气环正对灶口的位置设置有缺口且两端封闭,环形吸气环300~330度环绕灶盘。
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形吸气环一端内侧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吹风口,环形吸气环330度环绕灶盘。
本实用新型灶台内侧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吹风口,环形吸气环310度环绕灶盘。
本实用新型所述吹风口为对称分布的2个吹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导向装置、驱动组合体,导向装置、驱动组合体均安装在支撑架上,导向装置与环形吸气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半圆形导柱和导柱套,半圆形导柱与环形吸气环固定连接,半圆形导柱与导柱套匹配且活动连接,导柱套安装在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组合体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和齿条,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架上,齿条与环形吸气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与齿轮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无二次污染、油烟吸收力度大、省电且高效美观、噪音低、吸风孔不易堵塞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升降环吸油烟灶具1设置有环形吸气环13,环形吸气环13设置在灶盘3的四周上端与灶台平行,环形吸气环13的下方开口并与吸气室或负压吸气装置相连通,环形吸气环13内侧(朝向灶盘3的内圈)设置有吸风孔1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吸气环13可采用扁环形(整体为环形,截面为缺下边的长方形),其中朝向灶口42的位置有一段缺口,从而形成带缺口两端封闭的环。多个吸风孔131环布在环形吸气环13内侧,以便提高吸风效率,当然吸风孔131也可以是整一条布在环形吸气环13的内侧。该吸风孔131可以采用弯曲的圆形、椭圆形、跑道形(两个半圆加上矩形)或者其它形状,环形吸气环13可330度左右环绕着灶盘3上端,环形吸气环13两端的任一端内侧可设置吹风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环形吸气环13内侧可设置吹风口,吹风口通过吹风管与空气净化器连接,吹风口向下倾斜5~40度,比方说为15度,倾斜向下吹风的目的是为了吹散油烟,以便环形吸气环13高效率地吸油烟。环形吸气环13除吹风口之外环布多个吸风孔131,使较小气流的吹风口向下吹散油烟,让其向四周扩散,使油烟均衡流向负压区,不留死角,排烟更彻底,可用小功率风机来省电。当然吹风口也可设置在灶台上并朝向灶盘3,此时环形吸气环13大致310度环绕着灶盘3,余下的50度方向设置吹风口和灶口42,开关41设置在灶体上。为了更好地将油烟打散至吸风孔1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环形吸气环13上可设置多个吹风口,比方说对称分布的2个吹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其明,未经陈其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4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