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灯打火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537.5 | 申请日: | 200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7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新华 |
主分类号: | F23Q2/32 | 分类号: | F23Q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浙江省慈溪市浒山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带灯的打火机。
背景技术
打火机作为一种点火器具,其产生的火焰主要用于点燃可燃物品,偶尔用于短时间照明。在照明时,一方面由于打火机不能长时间连续使用,另一方面在环境风大的场合中使用受到限制,火焰容易会熄灭,因而照明效果较差,而且不能在易燃、易爆场合中使用。
为此,市场上专门出现了一种带灯打火机,其包括油槽,出气组件和压电组件,油槽内设有与可燃气体隔离的腔体,腔体内有电源、灯以及开关,利用灯来进行照明,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带灯打火机的灯开关是固定在油槽壁上,操作灯开关时,灯为常亮或即亮即灭(需用手按住,一放手即灭),使用时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着揿手动作,灯亮的带灯打火机,可以用灯亮或灯灭来判断揿手是否动作。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带灯打火机,包括油槽,揿手、出气组件和压电组件,揿手内设置有安装灯的腔体,钮扣电池安装在压电组件的上端,其特征在于钮扣电池的负极与灯的负极直接连接,钮扣电池的正极连接一折形导电簧片,导电簧片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导电簧片上端与灯正极接触状态的灯开关,揿手壁上开有一孔,用于安装所述的灯开关,所述的灯开关露出部分成球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操作打火机时,随着揿手的下移,所述等开关碰到打火机油槽壁,在油槽壁作用下,所述等开关向揿手内部移动,带动导电簧片向里变形,与灯正极接触,电路导通,灯亮;继续下压揿手,直至打火机着火。
当取消作用在揿手上的力后,揿手在压电内部的弹簧作用下,恢复到原来位置,灯开关也在导电簧片作用下,回复到原来电路断开的状态,灯灭。在同一打火机上实现按打揿手实现着火和灯亮的效果,操作简单。
所述的带灯打火机,在常态下,导电簧片的上端与灯正极脱开,两者间不大于灯开关后端与油槽壁内沿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带灯打火机,钮扣电池外设有一电池架,电池架用于定位钮扣电池。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灯开关操作,实现在在同一打火机上实现按打揿手实现着火和灯亮的效果,操作简单。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常态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打状态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带灯打火机,包括油槽1,揿手2、出气组件3和压电组件4,揿手2内设置有安装灯5的腔体6,钮扣电池7安装在压电组件8的上端,其特征在于钮扣电池7的负极8与灯5的负极9直接连接,钮扣电池7的正极11连接一折形导电簧片12,揿手2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导电簧片12上端与灯5正极14接触状态的灯开关15,揿手2壁上开有一孔16,用于安装所述的灯开关15。所述的灯开关15露出部分成圆弧形。钮扣电池7外套有一电池架10。
所述的带灯打火机,在常态下,导电簧片的上端与灯正极脱开,两者间不大于灯开关后端与油槽壁内沿之间的距离。
在操作打火机时,随着揿手的下移,所述等开关碰到打火机油槽壁,在油槽壁作用下,所述等开关向揿手内部移动,带动导电簧片向里变形,与灯正极接触,电路导通,灯亮;继续下压揿手,直至打火机着火。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新华,未经黄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重平衡游梁式抽油机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冬季自动通断电式防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