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控制温度的热水床垫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2209.7 | 申请日: | 200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5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俊永 |
主分类号: | A47C27/14 | 分类号: | A47C27/14;A47C21/04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忠达 |
地址: | 11010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控制 温度 热水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垫,具体的是一种自动控制温度的热水床垫。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睡眠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北方,因为气候的原因和长期的生活习惯,人们喜欢躺在暖烘烘的床上,对老人与儿童来讲,因体能的原因也应该适当安排在温暖的床面上休息。但是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加热床垫大体上分为两种,一为电直接加热式,一为热水循环式,电直接加热式的主要问题是不够安全,尤其忘记关断电源而家中又无人时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已是有例在先的事。另外,这种加热方式的温度调节困难,这种形式的温度调节通常是双位或多位的调节,不能保持在恒温,只是温度高了降低一下温度,时间长了温度又高了,就只能切断电源,凉了再将电源接通,这种重复式人工调节不仅麻烦,有时睡熟了,没有切断电源,下面的床垫又热,这种受热不均就极易感冒、生病。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热水式床垫的主要缺欠是有的整体结构过于庞杂,以至有的还需要连续注水,有的温度调节效果不佳,能源的利用率还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通用床垫使用起来安全性较差,温度调节困难,能源的利用率还不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调节方便、平稳,使用安全的自动控制温度的热水床垫。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自动控制温度的热水床垫包括床垫、控制器、所述床垫采用高强度高弹性的泡沫海绵,在床垫的一端设有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热水进、出口分别与耐温的热水输送管的两端相连接,上述的控制器的一端设有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入口,循环水出、入口分别与床垫的热水进、出口对应连接,控制器的另一端设有供电插座和带有指示灯的电源开关,控制器内固定装设一市售成品件的电路控制机构,控制器的顶面设有温度调控旋钮,其结构特点是:
控制器的顶面设置有密封旋塞,密封旋塞与注水口螺纹密封连接,注水口的下面设置有加热室,加热室位于控制器的内部,加热室内固定装设有微型水泵,微型水泵的出口与控制器的循环水出口连接,加热室中装设有电加热管和温度检测管,电加热管和温度检测管分别与电路控制机构相连接。
上述床垫的热水进口连接有二个平行的热水输送管,平行的热水输送管没置成弯曲的盘管状,二个平行的热水输送管的末端合成为一个热水出口。
上述的床垫热水进、出口内分别设置有逆止阀。
上述的控制器循环水出、入口内分别设置有逆止阀。
上述的电加热管内装设有电阻丝。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严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最为安全,不必担心忘记关断电源可能带来的事故隐患,另外的优点是自动调温控制,能恒定保持在一个温度下长期运行,若家中人员长时间出门,可将控制器的温度调节档置放在恒定温度控制档,自动控制温度的热水床垫会处于恒温、安全的状态下运行。床垫采用高强度、高弹性的泡沫海绵,增大了人体曲线与床垫的接触面积,给人一种全身包裹的舒服感觉,本实用新型节能效果明显,自动控制温度的热水床垫的整体节能采用了两种方式,一个是直接方式,在保温效果良好的加热室中电加热管能有效利用电能,热损失量极小,且电热管的电能由控制器随检测到的温度进行比例、积分、微分的现代化自动控制方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使能量的利用率大为增加,温度控制范围在30-80℃内可调,能确保床垫的安全性。
在节能方面采用的间接方式就是管路接头是卡套连接方式,并在接头中安装有逆止装置,使热水不会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即使接头脱落也不会发生流水现象;另外在床垫的热水管线的敷设上采用双管平行弯曲盘状的形式,这能使热量充分的释放和被人所利用,热水反复使用与循环加热、提高了热效率和热能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轻便、易于搬移和携带,适合工作流动性大或旅游使用,适宜家庭尤其是老人、儿童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若干的改变或变形,这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外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俊永,未经林俊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22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