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型汽车运输拖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2520.1 | 申请日: | 200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5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波路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廉·波路可 |
主分类号: | B60P3/08 | 分类号: | B60P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加拿大艾佰***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汽车 运输 拖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拖车,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调节上下载板位置的多用型汽车运输拖车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运输拖车有一个下载板和上载板支撑每个载板上的汽车。大部分拖车的上载板可以从一个较低或装载位置到较高或运输的位置稍微地上升。当拖车上载板在较低或装载位置,汽车通常通过倾斜坡道和连接的载板部分驾驶到上载板。较低或装载位置帮助减小装载斜坡的倾斜。当上载板装满汽车后,它将上升到较高或运输的位置,那里有足够的间隔把汽车装到下载板。
这种拖车设计普遍的缺点是回程,没有货物,它们必须单独地运输,因为它们既不能完全地折叠也不能装在另外载板的上面。此外,现在这种拖车设计并不运输货物,货物通常由卡车运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型汽车运输拖车,其目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上载板和下载板可以灵活调整状态从而适应于运输不同货物的汽车运输拖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多用型汽车运输拖车,具有一个刚硬的上载板和一个刚硬的下载板,其特征在于:一个刚硬的上载板通过可制动的伸缩支柱安在以上所称的下载板上。
上载板的后末端铰接设有一斜坡,下载板与斜坡之间设有可锁定的伸缩支柱以驱动斜坡绕铰轴转动,斜坡可转动至与上载板位于同一平面。
下载板前端具有一个高于狭窄板的平台部分,下载板与该平台之间设有斜坡。
上载板前端套设有可伸展至下载板前端的平台上方的板体。
可制动的伸缩支柱包含安放在每个下载板侧面的支架纵向排列相对地布置的一对液压缸,每个液压缸的末端又各自铰接有液压缸支柱,液压缸支柱的末端铰接在上载板的相应角落。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支柱系统,上载板可以升降到合适位置,从而拖车可以变化成各种状态以适应运输重型货物、运输集装箱及运输汽车等不同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上载板前端提高机械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上载板后端提高机械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上载板在最低嵌套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上载板在中间上升状态或上载板装载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是上载板在完全上升或下载板装载时的示意图
图6a是图6A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拖车运输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上载板在嵌套的状态和装有沉重的设备在上面的拖车示意图
图9是上载板在中间上升状态时用集装箱装运的货物和设备的拖车示意图
图10是上载板移开、图解下载板的铰接的前端部分在下降状态示意图
图11是上载板移开、图解下载板的铰接的前端部分在上升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拖车10分别有有上载板12和下载板14,各自分开适用于运载汽车或轻型的卡车或者两者同时使用,拖车10特别设计用于公路上运输当有机动牵引车拖它的时候(图中没显示)。
下载板14有一个向前升高的前端14a,刚硬的中央区14b与侧面支架34,轮子部件14c和刚硬的末端14d连接。
拖车10的前端14a可安在牵引车的第五轮子上(未被显示),柱18嵌套在前端14a上。前端14a枢设一个由液压驱动而转动的斜板20,图10和11的状态允许一部主要车辆的一部份安放在下载板14上。
上载板12有一个刚硬的中央区12a,与旁边的支架12a’,一个装有铰链的中间部件12b连接的后方载板部分12c连接。中央区12a有向前延伸的斜板26,它可从中央区12a伸缩,斜板26与柱18结合,当斜板26充分地延伸时,柱18处于垂直状态。
在图4显示,上载板12处于最底下的或嵌套的位置,中央区12a和与铰接的中间部件12b以相对水平方向充分地共面排列展开。中央区12a靠近地装在与下载板14上的中间主要部件14b。已装铰链的部件12b覆盖并嵌套进轮子部件14c上。在运输车辆的首段旅程,反之亦然,在运输回程中,这就能提供一个平坦载板拖运货物。在双层载板拖车模式转换为平坦载板拖车模式,上载板嵌套进下载板提供一个平坦载板拖车如图8形式。
如图1,5和6,通过相当数量的液压缸,可选择性地伸缩调节各支柱的相应长度,各支柱可扣牢在在可伸缩的位置上,以便在液压缸失去水压时保持伸延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廉·波路可,未经威廉·波路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2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联传感器适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激发液液位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