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磁簧感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2756.5 | 申请日: | 200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7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泽芳;李世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新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6/00 | 分类号: | H01H36/00;G08B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磁簧感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磁簧感测器,尤指一种能于安全系统的常闭线路上仅串接发光元件的防盗磁簧感测器。
背景技术
图1为台湾第322991号专利的附图3,其特征在于磁簧感知器内部磁簧开关106外接信号电源线的接点上跨接了一个LED(发光二极管)108与一电阻109组成的串联电路。
这种防盗磁簧感知器采用“于磁簧感知器内部磁簧开关外接信号电源线的接点上予以跨接一LED发光二极管与一电阻的串联电路”的设计,其更清楚的附图,请同时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因为该电阻109系依各主机系统予以设定适当的电阻值,使得通过磁簧接点的信号电流是否“在该设定值内并能够回流控制主机内”,会牵涉该LED 108发出光亮与否,以便检知磁簧感知器是否正常运作,并能提早发现故障情形而能适时予以检修复原。惟此种电路构造需要较多的元件,并事先对于该电阻109作设定值,倘若该电阻109有故障则会造成磁簧感知器运作失效。
因而,采用“于常开线路上跨接LED串接电阻”的电路构造,仍难以免除电阻值需事先设定及恐有故障发生等困扰,遂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磁簧感测器,其电路简单而可消除故障发生机会,能充分达到防盗警示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盗磁簧感测器,它包括:
一个开关体,其设有一磁簧管,该磁簧管连接于一安全系统的共用线路,且该磁簧管簧片可选择地与该安全系统的常闭线路或常开线路相连接;
一个磁石,其位于对应于所述开关体外的位置上;
当所述磁石靠近所述开关体时,所述磁簧管簧片受磁吸远离常闭线路而呈断路;当所述磁石偏离所述开关体时,所述磁簧管簧片贴近常闭线路而呈通路。
所述安全系统的常闭线路上串接发光元件。
所述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或灯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藉由发光元件直接串接在安全系统的常闭线路上,因异常检知系与信号电源并接,亦无需设定电阻值,如此可令整体电路于元件设计上更精简,消除故障发生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台湾第322991号专利的附图3。
图2为依据图1将“LED串接电阻然後串接于常闭线路上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体及磁石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常闭线路上仅串接一组发光元件(LED)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常闭线路上仅串接一组发光元件(灯泡)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开关体1及一磁石2组成,两者保持对应状态,分别以一壳体容置其中,该开关体1装设于门框(以及窗框、电手动卷门框、手动卷门框、窗型冷气或分离式冷气等等及其它能据以应用与实施的防护标的物)上,除内部设有电路外,更将电路的电线延伸于外;该磁石2装设于门板(窗户、电动或手动卷门)上。
请参阅图4及图5。开关体1设有一磁簧管簧片11,磁簧管簧片11连接于一安全系统12的共用(COM)线路121,且该磁簧管簧片11择一地与该安全系统12的常闭(N.C.)线路122或常开(N.O.)线路123相连接;磁石2对应于该开关体1外的位置上。因此,当磁石2靠近开关体1时,磁簧管簧片11受磁吸作用而远离常闭(N.C.)线路122而呈断路状态;反之,磁石2偏离开关体1时,磁簧管簧片11贴近常闭(N.C.)线路122而呈通路(ON)状态。
该安全系统12的常闭(N.C.)线路122上的发光元件13,可选择仅串接有LED或灯泡等等,例如图4的发光元件13为LED,图5的发光元件13为灯泡。
藉由上述构件组成,在安全系统的常闭(N.C.)线路122上串接有发光元件13,藉以能使得磁石2靠近开关体1时(亦即门关起来),磁簧管簧片11受磁吸作用而远离常闭(N.C.)线路122而呈断路状态,此时发光元件13不会发亮(亦即LED或灯泡熄灭);反之,磁石2偏离开关体1时(亦即门打开),磁簧管簧片11贴近常闭(N.C.)线路122而呈通路状态,此时发光元件13会发亮,亦即LED或灯泡光亮,发出警示作用,如此整体电路不但保有更精简的元件设计,进而消除故障发生机会。
本实用新型虽已藉上述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仅为使熟悉本技艺者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
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新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新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2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