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水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2953.7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8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董越君;胡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西摩电器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C7/00;F24C1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晓东 |
地址: | 3154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的辐射式电热取暖器,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真空中热传递介质的相变来快速传递热量的可移动的辐射式电热取暖器。
背景技术
电热油汀是一种可移动的辐射式电热取暖器。
上述电热油汀包括汀体、设置在该汀体中的电热源和设置在汀体上的温控器。汀体由多个散热片构成且在汀体中具有封闭的内腔,内腔中储存有作为热传递介质的导热油。电热源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于导热油。导热油在汀体内部循环,从而将从电热源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散发出去。
上述电热油汀存在下述的问题:
1.在上述电热油汀中使用的热传递介质为导热油,导热油的成本高,且浪费能源;
2.在上述电热油汀的产品到寿命需要销毁时,或在使用过程中开裂漏油时,导热油会污染环境,从而产生环保问题;
3.如果在电热油汀的工作过程中发生漏油,溅出的高温导热油可能烫伤人,易引起火灾,而且导热油若闪点很低,在工作时还可能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以及
4.由于是通过导热油来传递热量,所以在油量较多时升温慢,损耗能量,因此相对不节能、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水汀,该电热水汀使用通过真空中热传递介质的相变来快速传递热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水汀,包括汀体、电热源和温控器,所述汀体包括:液态介质容置部,其设置在所述汀体的下部,且所述液态介质容置部内充满液态工作介质;以及散热部,其与所述液态介质容置部连通且抽真空,所述散热部和所述液态介质容置部的容积之和与所述液态介质容置部的容积(液态工作介质的体积)之间的比例范围为1.5∶1至85∶1;其中,所述电热源浸在所述液态工作介质中。
优选的是,所述汀体由两个以上的散热片彼此组装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液态介质容置部为第一金属腔体,且所述散热部包括:第二金属腔体,其设置在所述汀体的上部中,且与所述第一金属腔体平行设置;以及多个金属管散热件,其沿着所述第一金属腔体的纵向设置且在所述第一金属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散热部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管散热件上的散热金属片。
优选的是,所述液态介质容置部为金属腔体,所述散热部包括多个沿所述金属腔体的纵向等间距排列的金属管散热件,且所述金属管散热件的两端连通于所述金属腔体。
优选的是,所述金属管散热件为双U形金属管,且所述散热部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管散热件上的散热金属片。
优选的是,所述汀体设置有具有多个通孔的金属壳体,且所述金属管散热件为U形金属管。
优选的是,所述U形金属管的外周上缠绕有散热金属片。
优选的是,所述液态工作介质为水,所述电热源为电热管,且在所述电热管的外周包覆有金属丝。
优选的是,所述比例为30∶1、20∶1、15∶1、12∶1或者8∶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a、使用水为工作介质,因而是环保的。
b、工作介质循环利用,没有非工作能量损耗,工作介质少且在真空中,工作介质启动工作时能耗少,因而是节能的。
c、合理确定了工作介质容置部的容积与汀体的容积之比,汀体内部为真空且设置温度控制装置,增加了电热水汀的安全性,提高了电热水汀的热效率。
d、在电热管的外壁包裹金属丝,降低了电热管的发热密度,加速了工作介质的汽化,同时防止了工作介质在沸腾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汀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汀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沿图2中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汀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沿图4中B-B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汀第四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为沿图4中C-C线剖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在下文的说明中,将尽可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代表相同或者类似的构件。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汀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西摩电器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西摩电器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2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