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极式加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2988.0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7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四海;贾中停;黄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炳坤 |
主分类号: | F24F6/10 | 分类号: | F24F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511434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极 加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更确切地说是电极式加湿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极式加湿器对水质的适用性很差,当进水电导率较低时,加湿器在开始工作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产生出所需加湿量,严重时不能连续正常工作;当进水电导率较高时,蒸发桶内只能保持较低的水位,电极和水面临界接触时很容易产生电弧将电极或蒸发桶烧坏。针对上述问题,现行解决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1)通过调整排水频率及时间,逐渐改变蒸发桶内水的导电率,达到正常运行工作水质的要求,但在系统启动阶段及加湿量需求经常发生变化时,此种方法效果不明显,适应能力较差;
2)通过改变加热电极片的形状及面积设计生产出适用于高、中、低三种不同电导率水质的蒸发桶,根据加湿器使用现场的水质选配加湿桶,需事先进行水质测试分析,由于加湿桶不能通用设计,所以选型复杂、造价成本高且只有三种也很难保证在各种水质条件下均能适用;
3)对加湿器供水系统集中做水质处理,以满足水质要求,但此方案成本较高,特别是供水电导率较高时,多数用户通常无法承受。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传统电极式加湿器机组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式加湿器适应不同电导率水质的处理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电极式加湿器,包括蒸发桶、进水组件、机架、排水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蒸发桶内的电极间隔板自上而下、由大到小地加工有若干半连接的可敲圆孔,其中最低位的可敲圆孔与隔板底部留有间距。
所述可敲圆孔自上而下垂直布置。
所述隔板上加工有多列可敲圆孔。
所述隔板上加工有两列可敲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隔板上加工有可敲圆孔,根据使用现场水质的不同,可通过调节隔板的开孔面积来间接改善电极间的导电性能,从而扩大了电极式加湿器对水质的要求范围,以适应不同电导率的水质,确保电极式加湿器在不同电导率的水质下均能正常、稳定、可靠地运行,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上所述的传统加湿器所存在的问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适宜于所有电极间有隔板的电极式加湿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极式加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湿器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湿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加湿桶 2-进水组件
3-机架 4-排水组件
5-电极片 6-水位探头
7-蒸汽出口 8-隔板
9-可敲圆孔
如图1所示,该电极式加湿器主要由加湿桶1、进水组件2、机架3、排水组件4及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电极片5从顶部安装在加湿桶1的内部,加湿桶上还设有水位探头6和蒸汽出口7。
如图2、图3所示,蒸发桶内的电极间设有隔板8,每一块隔板均自上而下、由大到小地加工有两列半连接的可敲圆孔9,其中最低位的可敲圆孔与隔板底部留有适当间距,以防止桶内水垢过多时引起电极之间短路,在加湿器调试阶段,据现场水质电导率的高低,通过去除或保留隔板上不同口径及数量的圆孔来保证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及水位在正常范围内,从而使加湿器既能产生出额定所需的加湿量,又能防止临界水位时产生电弧对加湿器造成破坏,扩大了电极式加湿器对水质的要求范围,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炳坤,未经黄炳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2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瓷质纳米抛光砖生产中的纳米导入反应器
- 下一篇:组合喷雾履带式微波干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