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3054.9 | 申请日: | 200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6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证都;黄孟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封口 断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特别涉及一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
背景技术
热管(heat pipe)为一种内部真空且填入有工作流体(workingfluid)的热传组件。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热管1a具有管体10a,管体10a一端为封闭端11a,另一端为缩管端12a,该缩管端12a上部通过缩管工序先行缩小成细缩部后,再以封管模具钳紧该细缩部末端,以构成压扁管壁13a,并在该压扁管壁13a上端施予焊接而形成焊接头14a,由此将该热管1a的缩管端12a予以封闭,进而完成该热管1a的制作。
由于热管1a为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组件,故其管端部位往往会突伸于外,造成该封口端受碰撞的机率频繁。而一旦受外力碰撞后,由于刚封口的热管1a尚未进行任何硬化处理,故由铜等较软性的金属所制成的热管1a其管体10a则极容易受外力碰撞而变形,尤其是封口端,因缩管后使得其外径变小,再加上压扁后金属材质的塑性变形,使得其内部的结构已遭到破坏,强度自然远不如从前。因此,以往的热管1a的封口端若不慎受外力碰撞时,极有可能承受不了外力而断裂,造成该热管1a的损坏而无法使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创作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陷,经过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在其热管的封口端上形成有防断裂结构,以使原先完全扁平的热管压扁管壁可进一步增加其结构强度,形成一种加强作用,以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或剪力,并避免变形、弯曲或甚至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其在热管的封口动作中,一并将该防断裂结构成型在热管因封口而受压合的管壁上,如此,即可在不增加制作时间或金钱成本的前提下,有效增强热管在其封口端的强度,达到兼具实用性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其形成在热管的缩管端上,并在该防断裂结构上端形成有焊接头,该防断裂结构包括纵向连接在上述缩管端与焊接头之间的凹凸肋、以及分别由该凹凸肋左、右两侧向外延伸而出的两个翼部,该凹凸肋为表面呈凸出、而相背对的另一表面呈凹入的肋状物,而该凹凸肋与两个翼部皆为热管管壁所压合而成型。由此构成所述的防断裂结构,并能同时达到上述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热管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热管封口端的局部外观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局部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封口动作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封口动作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完成封口动作的局部外观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断裂结构的横断面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在热管封口端的局部外观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横断面剖视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现有技术>
热管 1a
管体 10a 封闭端 11a
缩管端 12a 压扁管壁 13a
焊接头 14a
<本实用新型>
热管 1
管体 10
缩管端 11 细缩部 110
防断裂结构 12 凹凸肋 120
翼部 121
焊接头 13
压合模具 2
第一压模 20 形状物 200
第二压模 21 形状物 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用来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在热管封口端的局部外观示意图及图2另一视角的局部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封口端的防断裂结构,该防断裂结构12形成在热管1的管体10的缩管端11上,除了可提供热管1将其管体10内部作密封处理外,还具有较佳的强度而能避免不慎的碰撞而断裂,以增加热管1在其封口端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30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