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3056.8 | 申请日: | 200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5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赖丽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太源生物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00 | 分类号: | F26B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小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干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干燥食品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最早期开始,人类对食品的干燥,从日晒风干、卫生条件差的方式,演进成人工加热干燥法,这种加热法虽然改善了卫生条件,但是不论直接或间接加热,都很容易因为烟火熏染产生焦味,且色泽不佳,原味尽失。
后来在空间卫生条件的考虑下,进步成一种蒸气加热法,这种方法的燃料是二次污染的元凶,且高压设备维护不容易,容易发生危险。
又,电力的方便取得后,电热方式取而代之,但是这种方式效率低,且温差大的干燥法,容易失去物料的原味、产生焦味。
再者,最先进的真空冷冻干燥,则是因为机械造价维护成本高,技术管理不易,且处理时间过长,一般非高价产品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供安全、省能、环保、卫生、高效率、高品质及高产量的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包含一个箱体、一个除水单元及一个空气压送单元。该箱体具有一个除湿空间及一个干燥空间,除湿空间及干燥空间之间具有多数个通气孔,除湿空间具有一个进气口,干燥空间具有一个出气口。除水单元是安装在除湿空间内。空气压送单元具有一个与出气口串接的回风管路及一个与进气口串接的出风管路,且使压缩后的气流,流经除水单元后产生干燥气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启动除水单元及空气压送单元,可使压缩后的气流流经除水单元以产生干燥气流,在空气压送单元的循环带动下,物料水分将可迅速被带走以达到干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除水单元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干燥装置,包含一个箱体10、一个设置在箱体10内部的除水单元20、一个可使箱体10内部气流产生循环的空气压送单元30、一个可使空气压送单元30保持气流稳定的稳压桶40及一个过滤器50。
箱体10具有一个除湿空间11及一个干燥空间12,除湿空间11及干燥空间12之间具有多数个通气孔13,除湿空间11预定处具有一个进气口111,底部设有一个集水盒112,干燥空间12预定处具有一个出气口121,内部并可设有多数个层架122。
除水单元20安装在除湿空间11内,在本实施例中,除水单元20具有一个蒸发器21及一个与蒸发器21(冷排)串接的冷凝器22(热排),且横置于气路当中。
空气压送单元30具有一个空压机31、一个与出气口12串接的回风管路32,一个与进气口111串接的出风管路33。
稳压桶40是串设在出风管路33上,可储压并依设定压力输出恒压的气流。
过滤器50是串设在出气口121与空压机31之间的出风管路33上,可滤除杂质及水气。
借此,欲干燥的物料101,可借层架122均匀放置在干燥空间12中,启动除水单元20及空气压送单元30后,空压机31启动会在干燥空间12及回风管路32产生一个低压区,而出风管路33与除湿空间11则产生一个高压区,且经空压机31压缩后的气流,流经除水单元20的蒸发器21后水份自然滴落,且收集在集水盒112中。而流经除水单元20后会产生干燥气流,最终的干燥气流可由通孔13输进干燥空间12中(如实线箭头所示),且对物料101进行干燥作业。也就是说,在空气压送单元30的循环带动下,干燥空间12的物料101水份将可迅速被带走,有如受冬天寒冷干燥的东北季风吹袭,快速自然达成干燥的目的,且具有安全、环保、卫生、高品质的优点。
另外,为了达成省能及提高效率,除水单元20的冷凝器22,可设置在除湿空间11及干燥空间12之间的空气流路上,也就是说,位在与通气孔13相通的气路上,借此,可选择操控干燥气流再与冷凝器22进行热交换(如虚线箭头所示),成为略微升温的气流,依物理特性,该微温气流将极度干燥,可快速带走干燥空间12的水气,并且不破坏物质成分,可保有物料原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太源生物科技企业有限公司,未经金太源生物科技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3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制式模块化UPS
- 下一篇:一种防振锤锤头与钢绞线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