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雾化电子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3182.3 | 申请日: | 2007-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49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于宝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奥陀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A24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53天津市津南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雾化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属于香烟替代品领域,能够将特定配方的不含焦油,只含烟碱和香精的烟液进行雾化的电子香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烟通过高频电子电路产生超声波,再使用超声波换能器将烟液进行雾化,不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寿命短,而且其产生的电磁波辐射还会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威胁。
另外,目前的电子烟中气流传感器采用干簧管侧置形式,具有结构不合理、易于发生误动作、工作不稳定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电子烟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电子烟其气流传感器采用干簧管中置式结构,雾化器内设有加热体。与现有的以超声波方式将烟液进行雾化的电子烟相比,此种电子烟具有使用方便、构造简单、成本低廉、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电子烟由前向后依次设有进气通道、电池仓、电子线路板、气流传感器、雾化器、贮液瓶、雾气通道、烟嘴等,雾化器内设有加热体。
当使用者从烟嘴侧抽吸电子烟时,气流经进气通道进入烟体,流经气流传感器进入雾化器,当气流传感器感受到有气流通过时便会向电子线路板发出开机工作信号,电子线路板接到此信号后便会驱动雾化器内的加热体将烟液雾化,雾化后的烟液微粒与空气混合均匀后经雾气通道和烟嘴进入使用者口腔。
该实用新型中的气流传感器由磁铁一、干簧管、单向阀和磁铁二组成。干簧管为常开式结构,位于磁铁一和磁铁二的中间。在没有气流通过的情况下,由于磁铁一和磁铁二的磁力相互抵消,干簧管处于开路状态,电子线路板及雾化器不工作。当有气流通过时,在气流的作用下单向阀移位,同时带动磁铁二离开干簧管,仅有磁铁一的磁力作用于干簧管,使干簧管闭合,电子线路板及雾化器开始工作。抽吸动作结束后,单向阀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回位,同时带动磁铁二接近干簧管,干簧管恢复开路状态,电子线路板及雾化器停止工作。
单向阀后端为鸭嘴状开口,在电子烟处于待机状态时,单向阀后端的鸭嘴状开口自动关闭,防止雾化器中的烟液逆流进入电子线路板和电池仓;当电子烟工作时,在气流的作用下,单向阀尾端的鸭嘴状开口自动开启,以便气流进入雾化器。
该实用新型的雾化器由多孔体、喉管、雾化室、加热体组成。当电子烟工作时,吸附在多孔体上的烟液在气流的作用下经喉管进入雾化室,在雾化室内加热体的作用下使烟液的表面张力迅速降低,并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形成雾状。加热体可选用电热膜或电热丝,为了增加其工作效率,可以将加热丝绕在耐热的海绵体上,海绵体可以选用陶瓷纤维束或者其它耐高温的多孔材料。
本实用新型除用作替代香烟以外,还可以做为肺部给药器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气流传感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由前向后依次设有进气通道(1)、电池仓(2)、电子线路板(3)、气流传感器(4)、雾化器(5)、贮液瓶(6)、雾气通道(7)、烟嘴(8)等。电子线路板(3)由场效应功率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组成。气流传感器(4)采用干簧管中置式结构。雾化器(5)内设有加热体(9)。
当使用者从烟嘴(8)抽吸电子烟时,气流经进气通道(1)进入烟体,流经气流传感器(4)进入雾化器(5),当气流传感器(5)感受到有气流通过时便会向电子线路板(3)发出开机工作信号,电子线路板(3)接到此信号后便会驱动雾化器(5)中的加热体(9)将烟液雾化,雾化后的烟液微粒与空气混合均匀后经雾气通道(7)和烟嘴(8)进入使用者口腔。
如图2所示,该实用新型中的气流传感器(4)由磁铁一(10)、干簧管(11)、单向阀(12)和磁铁二(13)组成。干簧管(11)为常开式结构,位于磁铁一(10)和磁铁二(13)的中间。单向阀(12)采用带有弹性的软橡胶制作而成,其后端为一鸭嘴形开口,对空气具有一定的阻力。当没有气流通过时,单向阀(12)后端的鸭嘴形开口处于闭合状态,防止烟液流入前侧的电子线路板(3)和电池仓(2);当有气流通过时,单向阀(12)后端的鸭嘴形开口自动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奥陀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奥陀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31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机架轴承套筒的维修
- 下一篇:通用天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