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插座用射频接触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3405.6 | 申请日: | 200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5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建;王洪军;赵记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6 | 分类号: | H01R13/646;H01R13/65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471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插座 射频 接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连接器插座用射频接触件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插座用射频接触件的结构参见图1,它由一个方形屏蔽外壳1、一个与方形屏蔽外壳1的前端连接为整体的射频接头2组成。射频接头2可以为插孔结构,也可以是插针结构。在方形屏蔽外壳1内部有一个与射频接头2同轴的空腔9,射频接头2的内导体3伸进外壳1内部的空腔9内。在方形屏蔽外壳1的后端面或者一个侧面上有孔,射频接头2的内导体3直接从方形屏蔽外壳1的后端面的孔伸出,或者弯折90°后从方形屏蔽外壳1侧面的的孔伸出。其缺点是:这种结构的内导体3只适于和印制板连接,不适合与导线连接。对于需要直接与导线连接的场合,现有结构的射频接触件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直接与导线连接的射频接触件,以满足需要将射频接触件的内导体3直接与导线连接场合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插座用射频接触件,它包括一个方形屏蔽外壳1、一个与方形屏蔽外壳1的前端连接为整体的射频接头2,在方形屏蔽外壳1内部有一个与射频接头2同轴的空腔9,射频接头2的内导体3伸进外壳1内部的空腔9内,其特征在于,在内导体3的端头有一个内凹的焊线槽5;在外壳1的一个侧面上有一个圆孔10,该圆孔10的中心位置与内导体3的端头位置对应,在圆孔10的外面有一个与外壳1的侧面焊接的、与圆孔10同轴的引线套管4,在引线套管4的外面有压接套8,引线套管4的内孔直径与圆孔10的直径相等;所说的外壳1内部的空腔9贯通外壳1的后端面,有一个外形与空腔9的截面形状相同的绝缘体6塞在外壳1后端面的贯通孔内,绝缘体6的前端面靠住内导体3的端头,绝缘体6的后端面深入到外壳1后端面以内,有一个外形与空腔9的截面形状相同的屏蔽盖7,其外形尺寸与空腔9保持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射频接触件的内导体3能直接与导线连接,满足了将射频接触件的内导体3直接与导线连接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连接器插座用射频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射频接触件,它包括一个方形屏蔽外壳1、一个与方形屏蔽外壳1的前端连接为整体的射频接头2,在方形屏蔽外壳1内部有一个与射频接头2同轴的空腔9,射频接头2的内导体3伸进外壳1内部的空腔9内,其特征在于,在内导体3的端头有一个内凹的焊线槽5;在外壳1的一个侧面上有一个圆孔10,该圆孔10的中心位置与内导体3的端头位置对应,在圆孔10的外面有一个与外壳1的侧面焊接的、与圆孔10同轴的引线套管4,在引线套管4的外面有压接套8,引线套管4的内孔直径与圆孔10的直径相等;所说的外壳1内部的空腔9贯通外壳1的后端面,有一个外形与空腔9的截面形状相同的绝缘体6塞在外壳1后端面的贯通孔内,绝缘体6的前端面靠住内导体3的端头,绝缘体6的后端面深入到外壳1后端面以内,有一个外形与空腔9的截面形状相同的屏蔽盖7,其外形尺寸与空腔9保持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屏蔽盖7与绝缘体6在焊接以前与外壳1处于分离状态。先将射频电缆的内导体从引线套管4的内孔插入到空腔9内,搭接在内导体3的焊线槽5上,然后从外壳1后端面的贯通孔进行焊接。再将绝缘体6塞进该贯通孔,用屏蔽盖7将该贯通孔的端口封闭。由于屏蔽盖7与该贯通孔是过盈配合,不会脱落。屏蔽盖7的厚度应保证其外表面与外壳1的后端面齐平。最后用压接套8将射频电缆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3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采光板
- 下一篇:基于掌上电脑的HART协议手持操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