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底蓄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3434.2 | 申请日: | 200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6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仕 |
主分类号: | A47J36/36 | 分类号: | A47J36/36;A47J36/02;A47J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逄京喜;江怀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底 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锅子离火后能在锅底继续加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焖烧锅是由一内锅及外锅所组成,当内锅置入外锅内,就能藉由外锅的隔热(或断热)作用,而使内锅的热源不会快速流失,使得内锅中的食物在高温又保温的状态下而持续焖煮,达到节省瓦斯能源的经济效益。
唯上述的内锅在离开火源后,温度就会下降,即使置入外锅后能以保温作用使温度减缓下降,但保温时间仍然有限,因此为能达到持续加热及使保温持久,即有业者开发出离火续煮锅,例如下列专利文献1~2所示,其中,专利文献1是由一外锅、及一置入外锅内的内锅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内锅的锅底外围设置数个L形固定片,再以螺丝将聚热圈与L形固定片锁固结合,该聚热圈与锅底保留一小间隙,使聚热圈的热源不会直接传导至内锅。
专利文献2的特征在于:锅底中央设有螺杆,能与聚热环中央的螺孔相互螺合;或锅底设置内壁具有内螺纹的环套,而聚热环的外缘设置外螺纹,当聚热环以外螺纹与环套的内螺纹相互螺合后,就能使二者结合固定。
专利文献1: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595413「焖煮锅之结构」、公告日2004年6月21日;参图1、图2。
专利文献2: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256738「离火续煮锅之构造」、公告日2005年2月11日;参图4、图19。
上述专利文献1的问题点在于,锅底以L形固定片与聚热圈配合后,再以螺丝将两者锁固结合,其藉螺丝固定的方式,对业者拆组造成不少麻烦;又当螺丝卸除后,聚热圈虽能与锅底分离,但L形固定片仍结合在锅底下,造成不雅观;其次,螺丝经多次高温燃烧后容易氧化,所以容易锈蚀产生松动。
上述专利文献2的问题点在于,锅底中央以螺杆与聚热环的螺孔相互螺合,在分解后,锅底因中央螺杆的存在而不能平放在平台上;又,聚热环以外螺纹与环套的内螺纹螺合后,经由多次高温燃烧,会容易氧化而锈蚀产生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易于拆组、不会因氧化造成锈蚀松动、更能使锅体平放在平台上的锅底续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其共有二个实施例,分别为第一实施例的锅底蓄热装置,是由锅体(10)、及结合在锅体(10)底部并与锅底保持间距的多孔蓄热片(20)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蓄热片(20)的外围设置数个朝上延伸出的扣爪(21),而在锅体(10)的底部外缘设置数个对应前述扣爪(21)并可供其导入且能将其固定的导沟(11),该导沟(11)是由直沟(12)、及与直沟(12)连通的横沟(13)组成。
根据上述的锅底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扣爪(21)是设置在蓄热片(20)周边朝上突出的竖片(22)上方且朝内横向凸出。
根据上述的锅底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扣爪(21)是设置在蓄热片(20)周边朝上突出的环形边框(23)上方且朝内横向凸出。
根据上述的锅底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横沟(13)的入口角隅位置设置朝上突出且用于防止扣爪(21)逆向导出的小突块(14)。
第二实施例的锅底蓄热装置,是由锅体(10)、及结合在锅体(10)底部并与锅底保持间距的多孔蓄热片(20)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锅体(10)的外缘下方设置数个朝外凸出的凸块(15),而在蓄热片(20)周边设置数个对应前述凸块(15)并可供其导入且能将其固定的导沟(26),该导沟(26)是由直沟(27)、及与直沟(27)连通的横沟(28)组成。
根据上述的锅底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沟(26)是设置在蓄热片(20)周边朝上突出的竖片(25)上方内壁。
根据上述的锅底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沟(26)是设置在蓄热片(20)周边朝上突出的环形边框(23)上方内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第一实施例的蓄热片(20)由扣爪(21)对应锅体(10)底部的导沟(11),就能快速导入或导出,使蓄热片(20)能快速与锅体(10)结合或是拆解分离。
根据上述的锅底续热装置,扣爪(21)是设置在蓄热片(20)周边朝上突出的竖片(22)上方且朝内横向凸出,藉扣爪(21)由导沟(11)入口垂直导入后再横向移动就能卡固不脱落。
根据上述的锅底蓄热装置,扣爪(21)是设置在蓄热片(20)周边朝上突出的环形边框(23)上方且朝内横向凸出,藉扣爪(21)由导沟(11)入口垂直导入后再横向移动就能卡固不脱落。
根据上述的锅底续热装置,在横沟(13)的入口角隅位置的小突块(14)能防止扣爪(21)凸块(22)导入横沟(13)后就不能逆向导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仕,未经张明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3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酸铁锂电池通用充电模块
- 下一篇:一次成型带内固定衬的包装盒